身边的中草药ldquo冬吃萝卜夏

下气,通神明。生山谷。

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

逐风湿痹,肠癖下痢,

温中止血,出汗,

主胸满咳逆上气

干姜,味辛温,

“冬吃萝卜夏吃姜”,

夏天吃姜有什么好处?

引言

相传在远古时代,神农氏为了给生病和受伤的人们找到治疗的草药,尝百草以辨药性。一日,神农氏又去山上采药,不小心尝了一棵有毒的植物,瞬间腹痛如绞,晕倒在地。幸亏中毒不是很深,等他慢慢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晕倒的地方,有一丛散发着浓郁香气的植物,闻了这个香气以后感觉舒服多了。于是,神农氏就拔了一棵,把块根放进嘴里嚼,味道辣辣的,过了一会儿,肚子开始咕噜咕噜地响,一阵腹泻过后,身体竟然好了。

这么神奇的植物,功效这么强大,一定要传给老百姓,让它来造福人类,那总得起个名字吧!因为这棵植物使神农氏起死回生了,所以他便用自己的姓氏来命名——生姜(神农氏姓姜)。

生姜,从它有了这个名字开始,就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不但学会了使用生姜,也慢慢地驯化了生姜,开始种植栽培。在春秋时期,姜就开始走上了餐桌,成为人们烹饪美食的调味品,《论语》有记载,孔子“每食不撤姜”,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子每次吃饭的时候,跟姜有关的食物都不撤走,就是都会吃了。各家医典中也少不了姜的身影,《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药性赋》、《本草拾遗》等都为它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于老百姓中,更是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养生名言,这话说得对不对?究竟有没有科学的道理呢?今天就跟着小编来细细了解一番吧!

姜的功效

姜的一身,从叶子到块根,从嫩姜到干姜都是一味中药。

干姜

干姜,就是把生姜切片晒干吗?不是的,干姜指的是干燥的母姜,即生了仔姜后的前一年的老姜。

味辛,性热。归脾经、胃经、心经、肾经、肺经。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肢冷脉微、痰饮喘咳、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菌痢、急性睾丸炎、蛔虫病肠梗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气痛和绞痛、风湿痛、腰腿痛等病症。

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服。

生姜

味辛、性微温。归肺经、脾经、胃经。

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烧海鲜的时候,要放一些生姜的原因。

阴虚内热及实热证禁服。

生姜皮

味辛,性凉。归脾、肺经。

行水消肿。用于水肿初起,小便不利。

切忌生冷油腻等物。

炮姜

炮姜,是指经过炮制后的干姜。

味辛,性热。归脾、胃、肾经。

温经止血,温中止痛。用于阳虚失血,吐衄崩漏,脾胃虚寒,腹痛吐泻。

孕妇及阴虚有热者禁服。

姜叶

味辛,性温,无毒。

具有治打伤瘀血,温肺,心脏疾病,益肝,健脾,和胃,强筋,养颜护肤,通血,调经的功效。

阴虚火旺者慎用。

夏天吃姜的好处

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夏天吃姜有什么好处呢?

《黄帝内经》认为,人们应当“顺四时而适寒暑”,养生则要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这样才能延年益寿。

通过上面对姜的了解,我们知道除了姜皮以外,所有的姜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性热或性温,有助于阳气的升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祛风散寒

预防空调病

夏日炎炎,稍微一运动,就大汗淋漓,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欢躲空调房里,时间一久,容易感冒、关节疼痛,这是寒气凝滞的原因。吃点生姜或喝一杯姜茶,可以祛除身体内的寒气,预防空调病。

健脾胃

促进食欲

一到夏天,冰激凌、雪糕大行其道,各种冷饮也深受人们欢迎。久而久之,我们的脾胃就受不了了,厌厌地不想吃东西,这是我们的脾胃受寒了,这个时候吃点生姜,保证你吃嘛嘛香,因为生姜有暖胃的功效。

民间还有一句话说“晚上吃姜赛砒霜”,这是真的吗?其实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并不是说晚上吃姜就会死人,而是强调一下,白天吃比较好。我们上面刚刚说过,中医养生应该是“顺时”,上午的时候,阳气升发,吃姜有助于阳气,而到了晚上,则是阴盛而阳衰,以养阴为主,故不宜食姜,但并非绝对不能碰,若是手脚寒冷等阳虚之人,在做饭时不小心放入几片生姜也是不要紧的。

创作设计:倪倪工作室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zn/11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