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14种养生中药,这样吃养生功效会大

现在许多中老年人都有自我保健的习惯,比如吃点枸杞子、三七粉等,帮助稳定血压,提振阳气。其实有很多的中药同时也是食材,同样具有养生的功效。下面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中药、保养品的每次安全保健用量,大家可以遵照参考食用。养生是一个持久而缓慢的过程,慢慢来,不要急。

陈皮

调中带滞、顺气消痰、宣通五脏

陈皮具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主治脾胃气滞湿阻、胸膈满闷、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秽逆、二便不利、肺气阻滞、咳嗽痰多,亦治乳痈初起。经多年研究,现已知陈皮具有许多药理作用。

服用方法:陈皮冬瓜老鸭汤。

保健用量:陈皮少许、冬瓜克、薏米50克、老鸭半只、生姜少许、食盐少许。

菊花

平肝明目、解毒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

服用方法:以苏杭一带生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3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3次。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6~0克。

淮山药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淮山药作为保健食品在中国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它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作用。鲜淮山药是一种日常食物,可煲汤炒菜,当作蔬菜食用。其中用来煲汤是最多的。

服用方法:做山药小米粥。

保健用量:鲜山药80g,小米50g,枸杞3g

枸杞子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

服用方法: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泡水喝茶、手抓干嚼最好。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0克。

人参

大补元气、提高免疫力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流鼻血。

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

服用方法: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5~0克。

金银花

清热解毒

金银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热,又能散表热。因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阴证疮疡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

服用方法:一茶匙干燥的金银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酌加冰糖或蜂蜜。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9~30克。

胖大海

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

服用方法:泡水喝。

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3粒,以防中毒。

三七粉

抗炎、保肝

三七粉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美容、祛斑、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心绞痛、冠心病、胆固醇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

三七粉虽然属于名贵中药材,非常适合日常保健。质量好的三七粉,吃4个月左右,身体机能会有一定的变化。

服用方法:可以直接泡水喝下去,也可以合着牛奶一起喝。每天早晨吃早餐后服用一次,中午吃一次,晚上睡觉前吃一次。

保健用量:三七粉每次服用~3克,每天服用~3次。保健用量,一次不能超过3克。

黄芪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

黄芪性甘温,归肺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的功效,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材,与人参、灵芝和阿胶并称为中药养生四宝,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补气药材!

长期食用黄芪还可以达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以及广泛的抗菌作用。

服用方法:将黄芪切片后存储,每次喝水的时候放入两三片即可。

保健用量:每次使用的黄芪量最好不要超过5g,并且可以分为两到三次服用。

杜仲

补腰、壮肾、固肾

药用杜仲,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服用方法:内服:煎汤。

保健用量:6~5克;浸酒或入丸、散。

田七

通筋活络、活血祛瘀

田七是参类的一种,有着滋补的作用,而且田七原来是跌打药,有着通筋活络、活血祛瘀的药理性。

因为现在社会正步入老年化,同时冠心病患病率也呈年轻化了,所以我们经常用田七煲汤,可用于调理冠心病。

服用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保健用量:3~9g;研粉吞服,一次~3g。外用适量。

茯苓

除湿、解毒

茯苓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药,作为中药药材应用是非常的广泛,是一种健脾祛湿的好药材。茯苓性平味甘,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茯苓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大的,可以帮助我们身体祛湿,也可以泡茶喝。

服用方法:做茯苓薏米粥。

保健用量:茯苓、薏米各5克,陈皮5克,粳米适量,煮粥食。治小儿脾虚泄泻,小便不利。

决明子

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

但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腹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服用方法:煎服,用于润肠通便,不宜久煎。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0~5克。

甘草

润肺、祛痰、止咳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不宜服用。

服用方法:含化之后干嚼吞下、泡水。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3~0克。

以上就是丙丁医生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常见的中药,以及它的要用价值和服用方法,大家不妨试试。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医师分会

官方授权合作平台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好
重庆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sc/18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