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野果,形似杨梅,殊不知450元一
杨梅,想必很多朋友都吃过,它是一种长在树上的果实,其果实色泽鲜艳,酸甜宜人,素有江南佳果之称,尤其在江浙一带更有“杨梅赛荔枝”的说法,因此深受人们喜爱。但是有一种并非长在树上的杨梅,而是长在地上的杨梅,你见过吗?我可没唬你,它真是长在地上的,不过是不是杨梅可就得你自己来看看了。
你看像不像?反正我第一眼是把它看成了杨梅了,其实这种野果也有人称它为“地杨梅”,因为与杨梅形似,又因生长在地上,故得此名。实际上,它还有很多名字,比如:缩砂仁、缩砂蜜、阳春砂等,其为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南、华南、华东等地区,常生长在山地荫湿处,但人们多称它为“阳春砂”。以形取命的话,称为地杨梅还更贴切些,为什么都叫它阳春砂呢?原来关于它的名字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广东西部有一个阳春县,有一年发生了范围较广的牛瘟,全县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一头地病死。唯有蟠龙金花坑附近的一个村庄的耕牛,却没有发生牛瘟,而且头头健强力壮。当地几个老农感到十分惊奇,便召集这一带的牧童,查问他们每天在哪里放牛,牛吃些什么草?牧童们纷纷说道:“我们全都在金花坑放牛,这儿生长着一种奇怪的草,它的叶子会散发出浓郁芳香、根部很发达,还会结果实的草,牛很喜欢吃”。
老农们听后,就和牧童们一起来到金花坑,看见那里漫山遍野生长着这种草,将其连根拔起,摘下几粒果实,放口中嚼之,一股带有香、甜、酸、苦、辣的气味冲入脾胃,感到十分舒畅。大家品尝了以后,觉得这种草既然可治牛瘟,是否也能治人的疾病?于是,就采挖了这种草带回村中,一些因受了风寒引起胃脘胀痛、不思饮食,连连呃逆的人吃了后,效果很好。后来人们又将这种草移栽到房前屋后,进行种植,久而久之便成了一味常用的中药,由于其种子如砂粒状,又发现于阳春县,人们就叫它为“阳春砂”了。
其实阳春砂,早在我国古代就有记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对阳春砂的药物属性以及使用方式做了明确的说明:“缩砂酒,消食和中,下气止心腹痛”。春砂仁入药,行气宽中、健脾化湿。胃脘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泄泻、淤疾、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都可治。果壳称春砂壳,药用功能同春砂仁而较为平和;花朵及花序梗称春砂花,能宽胸理气,治喘咳。
除此之外,阳春砂还可有效缓解牙齿疼痛,民间习惯常以口嚼砂仁,也有很好的疗效。阳春市群众常用砂仁煲瘦肉、炖鸡、蒸鱼,做成味道鲜美可口的菜肴。现很多中高档酒楼都把它列为招牌菜,食者日众,深受顾客欢迎。当人们了解阳春砂的价值后,它在市场上的经济价值也随之飙升,殊不知风干处理过的砂仁市场价元一斤,不过现在阳春砂仁货源质量参差不齐,要价也差别巨大,有的要价多元,有的要价多元,甚至还有的要价上千元。
阳春砂的茎秆枝叶,富含纤维,拉力较强,可以用来造纸。据说年,阳春县原新村大队造纸厂用当地砂仁茎秆枝叶做土法生产纸胚试验,结果纸胚韧性大,质量比竹、芒的纤维好。但出纸率稍低,较难打浆。新鲜茎叶经加工后,可作猪饲料,促进食欲。由此可见,阳春砂可谓全身都是宝啊!还是价值珍贵的经济作物。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阳春砂规范化种植研究基地,以扩大用途、开发综合利用价值,促进阳春砂生产发展,不断深入研发。关于阳春砂就介绍到这啦,你认识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s/13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