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年全国优秀
为促进全国高校优秀大学生间交流,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热情,加强大学生对中医药的了解,吸引和选拔优秀学生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学习深造,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简章》的要求,我院将于年8月23-24日采取线上方式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夏令营中表现优秀(优秀营员)且符合我校推免要求的学员,待获得所在学校当年度推免资格后,将优先录取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
一、
学院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具有深厚的学术传承,其前身是北京中医学院中药学系,成立于年,是国家最早创办的高等中药学教育院系之一,年更名为中药学院。建院之初颜正华、谢海洲、金恩波、李家实、巩国本、毛震东、曹春林、姜铭锳等老一辈杰出的教师先后在中药学院任教,自始树立“继承传统中药、研究现代中药、融合中西药学、创造健康中药”的学术宗旨,经过一代接一代薪火传承,积累了深厚的学术积淀,为中药学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专门人才和许多领军人物。最近十几年里,中药学院秉承“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以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为目标,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汇聚人才,更新办学理念,整合资源,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跻身中国高校最优秀的中药学院行列。
中药学院年成立中药研究所,最早实行院所合一的管理体制,目前设有12个学系(部)、13个研究室(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4个学术机构,以及综合办公室。
中药学院拥有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博学位授权点(包含中药资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临床中药学、民族药学9个二级硕博学位授权点),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药学是首批一级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家“”工程重点建设与国家“”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项目,年进入首批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截止年9月,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前1%。
中药学院现有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实验技术人26人,管理人员18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61人,副高职称45人,中级及以下职称21人,其中博士学位占82%,博士生导师24名。拥有国医大师1名、首都国药大师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2人、全国模范教师1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名、北京市科技新星8人。
学院坚持卓越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成果突出。培养了龙致贤、张世臣、李云谷、高云艳、王国强、陈啸宏、李勇枝、赵中振、顾海鸥、叶敏、孙文基、杨世林、曾立品、吴玢、孙裕、陈永红等一批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的领军人物,并有多人在WHO、FDA等机构中任职。开启长学制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新模式,突出中医药思维,构建新型中药人才教育生态环境,适应行业需求倡导“药教协同”,打造“卓越的中药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致力于打造一条适合国情与校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高素质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之路,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中药学高端人才,始终引领着中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和人才培养基地3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名老中医工作室、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及北京市精品课程7门;“中药学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面向医改需求的临床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等教学成果分别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一等奖。
学院坚持中药原创性研究,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国际合作课题项,科研到位经费达1.9亿,其中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发表SCI论文篇,出版论著62部,授权国家、国际发明专利共4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31项,专利技术成果转让11件,自行投资实施转化20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
60年春华秋实、厚德载药,即使在-年最困难的时期,依然建设起药厂并开启“清开灵”新药研发,为国家卫生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中药学院将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传承、精研学术、开拓创新,力争成为世界中医药科技的领跑者,成为世界一流中药学家、中药学大家的摇篮,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的荣誉而不懈奋斗!
二、
申请资格
1.申请人所在高校必须具有教育部当年批准的推荐免试资格,申请人即将获得该校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2.道德品质良好,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独立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备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能力和素质;
3.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均名列本专业前茅;
4.英语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分);
5.有志于从事中医药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较好科研潜质,有科研相关经历、发表论文者、申请专利者或在科技创新研究方面有突出表现者优先;有在大创、大挑、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或省级以上数模、生物等重大活动中获奖者优先。
三、
申请材料
1.《北京中医药大学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见大学招生简章附件);
2.本科阶段截止到目前的学习成绩单1份,要求加盖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红章原件);
3.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扫描件1份(如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TOEFL、IELTS、GRE成绩等);
4.获奖证书;
5.可以体现自身学术水平和研究潜力的学术科研成果等材料(如发表论文、专利等);
6.个人简历(含本人联系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s/11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