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干姜炮姜姜黄高良姜都叫姜,五
哈喽,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五种姜类中药,这五种姜的名称挺相似,并且我们日常还很常见,但是功效却大有区别额。下面我带大家来认识一下这五种姜。
第一,生姜,这不是几乎家家都用吗?生姜是治疗风寒感冒的中药。
药性:辛散,偏温。入肺,脾胃经。生姜的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生姜的应用:(1)风寒感冒生姜辛散温通,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适用于风寒感冒轻症,单独使用或者配红糖,葱白水煎服。记得小时候感冒着凉可是经常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说:“熬点姜汤,喝了盖上被子发发汗就好了”,那时候还不知道啥原理,总之听长辈的没错。现在看来是对的,哈哈。但是生姜单用的话祛风散寒力量弱一些,风寒感冒轻症可以单用,风寒感冒厉害些呢,可以配伍桂枝,羌活等辛温解表药同用,增强发汗解表之力。
(2)脾胃寒证生姜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又入脾胃经,对于寒邪侵犯脾胃或者脾胃虚寒导致的胃脘冷痛,食欲不振食少者,可以祛寒开胃,止痛。
(3)胃寒呕吐生姜辛散温通,温胃散寒,和中降逆,可以治疗胃寒呕吐,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伍可以治疗多种呕吐。若痰饮呕吐者,常配伍半夏,即小半夏汤《金匮要略》;若胃热呕吐者,可配伍黄连,竹茹,枇杷叶等清胃止呕药。某些止呕药用姜汁制过,能增强止呕的作用,如姜半夏,姜竹茹等。
(4)肺寒咳嗽生姜辛温发散,入肺经,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对于肺寒咳嗽,不论有无外感风寒或者痰多痰少,都可以用。若风寒客肺,痰多咳嗽,恶寒头痛者可与麻黄,杏仁同用,如三拗汤《和剂局方》;若没有表邪而痰多者常与陈皮,半夏等药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
(5)解药毒和海鲜之毒。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等药物之毒有解毒的作用,也可以解鱼虾蟹等海鲜之品中毒。所以我们去沿海地带吃海鲜时候,有没有发现商家会上一碟姜汁蘸着吃?就是运用生姜解海鲜之毒哦。
第二干姜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湖北等地。冬季采收,纯净后晒干或者低温烘干。干姜的作用和生姜有相似但是干姜温中散寒强于生姜。
干姜药性: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应用非常广泛:(1)腹痛,呕吐,泄泻干姜辛热燥烈,入脾胃经,能温中散寒,治疗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多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理中丸《伤寒论》;也可以单独使用干姜治疗寒邪侵袭脏腑所致的腹痛《外台秘要》;治疗呕吐,上热下寒,食入即吐,配伍黄芩,黄连,人参等同用,如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伤寒论》;治疗寒邪侵袭造成的腹泻,泄泻如水样,可以单用研成末服用。
(2)亡阳证干姜辛热,入心脾肾经,有温阳守中,回阳通脉的功效,治疗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的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可与附子同用,如四逆汤《伤寒论》
(3)寒饮喘咳干姜辛热入肺经,能温肺散寒化饮。常与细辛,五味子,麻黄等同用,治疗寒饮喘咳,痰多清稀,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使用注意:干姜辛热燥烈,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
第三炮姜干姜砂烫到鼓起,表面呈棕褐色或炒炭至外表色黑内至棕褐色。
炮姜药性:苦,涩,温。归肝,脾经。
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应用:(1)出血证炮姜药性偏温,入脾经,能温经止血,主治脾胃虚寒,脾不统摄血液导致的出血证。可以单用,研成末与米粥同用《姚氏集验方》,治疗血痢不止。治疗虚寒性的吐血,便血常配伍人参,黄芪,附子同用。治疗冲任虚寒,崩漏下血可与乌梅,棕榈等同用,如圣散《证治准绳》
(2)腹痛腹泻炮姜性温,善暖脾胃,能温中止痛止泻,适用于虚寒性的腹痛腹泻《千金方》可以研成末,水冲服。治疗产后血虚寒凝小腹冷痛者,可与当归,川芎,桃仁等同用,如生化汤《景岳全书》
鉴别:生姜,干姜,炮姜本为一物,都能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寒证。因为其鲜干不同与炮制不同,其药性也有差别。生姜善于散表寒,又为呕家圣药之称;干姜药性辛烈,偏于祛里寒,为温中散寒之至药;炮姜善于走血分,擅长温经而止血。
第四高良姜高良姜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
高良姜药性:辛热,归脾胃经。
应用:(1)胃寒冷痛本品辛散温通,能散寒止痛,为治疗胃寒脘腹冷痛的常用药,常与炮姜相须为用,如二姜丸《和剂局方》
(2)胃寒呕吐治胃寒呕吐,多与半夏,生姜同用。
第五姜黄为姜科植物姜黄的干燥块茎。姜黄的药性:辛,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活血行气,通经止痛。
应用:1.气滞血瘀痛经姜黄辛散温通,既能入血分又能入气分,能活血行气而止痛。治疗胸阳不振,心脉闭阻之心胸痛,可配伍当归,木香,乌药等同用,如姜黄散《圣济总录》;治疗气滞血瘀之痛经,闭经,产后腹痛,常与当归,川芎,红花等同用;治疗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配伍苏木,乳香,没药等,如姜黄汤《伤科方书》
2.风湿痹痛姜黄辛散苦燥温通,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经止痛,善于治疗风湿痹痛,常配伍羌活,防风,当归等同用,如五痹汤《妇人良方》
3牙龈肿痛配白芷,细辛研成末外用治疗牙痛,牙龈肿痛。如姜黄散《百一选方》;单用本品外用可治疗皮廯痛痒等。
使用注意:因本品能活血行气,对于血虚无气滞血瘀者慎用,孕妇忌用。
以上就是五种姜类的功效和应用及鉴别。中药真是神奇,别看名字相近,功效和应用可大有差别。你区分清了吗?
温馨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与交流,想要调理身体治病,请联系医生辨证开方。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中药科普与健康养生,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zl/1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