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这些名字相近的中药的作用有什么区别

中药从分散杂乱发展到系统有序,经历了一个比较长久的过程。在这个期间,同样的草药在不同时期、地域被人们称作不同的名字。甚至不同的动植物种类,也因为特点、疗效一致,而被冠上了的同样的药名。

而到了今天,有些名称相似的中药,也被混用了。这一部分主要是因为它们在使用上差别不大,因为方便获得药材来源就这么做了,比如说大枣。

大枣作为中药时,其实是可以分为红枣、乌枣(黑枣)、蜜枣三类的。一般认为红枣活血补血;黑枣助阴养血,入肝走肾,主治虚劳,善滋二便;而蜜枣清甜味厚,润燥解毒为优。但由于三者都符合“性味甘、温,归脾、胃经,有补脾和胃,益气止血,养心安神,调和药性之功。”这一特点,所以实际运用中并没有细分。

又比如,黄莲也分为味莲、云莲、雅莲等。但很多人都没有怎么听说过,都按照黄莲吃了。

但随着这些名称相近中药之间的效果差异变大,部分医生就会给患者细分选用,以求药对症、疗效佳。当然药材价格上也会出现差异。

接下来就给大家简单说说一些常见的,药效差异较大的中药。

1、生地黄和熟地黄

熟地、生地本为同一物,因加工炮制不同,其性有寒热之别,其功也各有所偏。熟地味甘性微温,气味俱厚,补血生津,滋肾养肝;生地味甘苦,性凉而不寒,味厚气薄,善于滋阴凉血,养阴生津,生血脉,益精髓,聪耳明目。简单的说就是:生地以养阴凉血止血为主,熟地以滋阴补血为要。

2、南沙参和北沙参

南沙参与北沙参并不是同一种植物种在南边和北边,而是来源于两种不同的植物,因二者功用相似,均以养阴清肺、益胃生津(或补肺胃之阴,清肺胃之热)为主要功效。但北沙参清养肺胃作用稍强,肺胃阴虚有热之证较为多用。而南沙参尚兼益气及祛痰作用,较宜于气阴两伤及燥痰咳嗽者。

3、菊花和野菊花

有的朋友常喝菊花茶,野菊花和菊花是不细分的,生活中保养这么选择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医生用药时,菊花是发寒风热的解表药、野菊花是清热解毒药的清热药,所以就不能一概而论了。野菊花与菊花为同科植物,均有清热解毒之功,但野菊花苦寒之性尤胜,长于解毒消痈,疮痈疔毒肿痛多用之;而菊花辛散之力较强,长于清热疏风,上焦头目风热多用之。

4、生姜、干姜、炮姜

现在很多养生偏方文章之类的内容,很多时候都只说一个“姜”,不讲清楚。这个姜可以是生姜、干姜或者炮姜,并且临床使用时差异比较小。具体而言,三者本为一物,均能温中散寒,适用于脾胃之寒证。由于鲜干质量不同与炮制不同,其性能亦异。生姜走而不守,发散之力较强,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行水解毒,化痰止咳之效;干姜性散之性已减,能走能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效,又为呕家之圣药;炮姜守而不走,有温经止血,温中止泻之效。

5、川贝母和浙贝母

川贝母和浙贝母都是止咳良药,皆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但是两者性质都偏寒,如遇风寒感冒咳嗽,切忌使用。川贝母更适于年老体弱者久咳,浙贝母的泻热功效比川贝母强,建议体质较佳的小儿、青年人使用。生活中,川贝母要比浙贝母用的更多些,比如我们在药店会经常看到川贝枇杷膏、川贝止咳糖浆等。

除了上面这些名字近似的中药,天南星、胆南星;淡竹叶、竹叶;党参、明党参等等都是需要注意区分的。

另外,同一种植物生长在不同的地域,也会产生药性质量的差异,就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为枳”的道理,如果其中某个地区的药材质量好,中医就把其称为“道地药材”。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危害
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xg/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