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素名称的由来

儿茶素(Catechin),又名儿茶酚、儿茶精(Caredhieacid),是组成茶多酚的一类主要的物质成分,占茶多酚的70%左右,有苦涩味,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茶叶中最重要的功能物质和呈味物质,自从在茶叶中发现以来,它一直是茶科学的研究重点。

为什么把它叫儿茶素呢?这得从一种和茶叶没有什么关系的植物“儿茶树”说起。

儿茶树是落叶小乔木,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等国家,植物学分类属于豆科、相思树属、儿茶科,拉丁名为Acaciacatechu

据说印度最先发现了儿茶树的药用价值,我国从十六世纪初从印度引种以后,一直把它当作中药材来使用,中医用它去皮后的树枝和主杆煎熬制成膏状药物,常常用于治疗小孩子的一些疾病,人们把这种膏药叫儿茶或孩儿茶,所以这种树被称为儿茶树。

年,德国化学家伦格(Runge)从儿茶树中提取出一种新的化学物质,年,按照儿茶树的学名Acaciacatechu,该物质被命名为catechin(儿茶素),更多的研究发现,这是一类多酚物质,因此又称为儿茶酚。

在儿茶树中发现儿茶素之后,人们对茶叶的化学成分也进行大量的分析,在茶叶中也发现了多种儿茶素类物质。

从植物学分类来说,儿茶树是豆科、相思树属、儿茶种,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茶种,两种植物虽然没有亲缘关系,但是因为儿茶素这一物质,可以说缘分非浅。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xg/1329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