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药佩兰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苟非幽人,谁与相将。
心之有兰,惟兰有印。清拂冰弦,追我羲皇。
古琴曲《佩兰》,其名取自诗人屈原《离骚》之纽秋兰以为佩而作。此曲清淡质朴,佩兰以喻高洁,其音韵致逸,幽不伤细,淡而含古,宛若出谷生春,清光外发,被尊为古羽音之冠也。
兰生空谷,无人自芳;苟非幽人,谁与相将。君子如兰,淡定从容,生深山不为人知也依然。
今日之佩兰,古为兰草,并非今日之兰花。现在兰草是兰科的观赏植物花卉,屈原形容的兰草是佩兰,如《离骚》中“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即佩戴古兰在身上,这也是佩兰名字的由来。
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采收后拣去杂草,水洗后入筐上盖湿布,次日切2分长,晒干。别名兰草、省头草、香草、水香。
佩兰味辛,性平,归脾、胃、肺经。功于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
肺气郁结,则上窍闭而下窍不通,胃主纳水谷,胃气郁滞则水唋不以时化而为痰癖,兰草辛平能散结滞,芬芳能除秽恶,则上来诸症自疗,为开胃除恶,清肺消痰,散郁结之圣药也。
阴虚血燥,气虚者慎用。
佩兰的药性在化湿类中药当中是唯一的非温性的平和之药,其它一般都是温性,本品用于湿热中阻、热滞中焦,为最佳选择用药,脾瘅就是脾经湿热。若临床表现为舌苔黄腻的,口臭,口中粘滞甜腻,就可考虑佩兰。
佩兰为菊科多年生草本,高不到一米,分布于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区。
本品鲜品茎叶及花序揉之有香气。茎直立被稀疏短柔毛,花序及花梗毛较密。叶片通常3裂,边缘有锯齿,两面光滑,无毛,无腺点,叶脉羽状。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排成复伞房花序;瘦果黑褐色,长椭圆形,具5棱。
本品饮片为不规则中段。茎呈圆柱形,有明显纵棱线,叶多破碎,叶缘有锯齿,气微香,味微苦。
药材以质嫩,叶多,色绿、未开花、香气浓者为佳。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sc/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