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开启谁是您心目中的最美海疗人
第四届“最美海疗人”开始投票啦!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引导疗区广大官兵发现最美、宣传最美、学习最美、争当最美。从年起,疗区连续四年开展争当“最美海疗人”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全院官兵的广泛好评和热情参与。年,经各支部遴选推荐,最终14名官兵代表成为第四届“最美海疗人”候选人,他们书写着对海疗的挚爱忠诚,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出不平凡的华彩乐章。那么,您心中的“最美海疗人”是怎么样的呢?
现在请您动动手指,
一起来投票咯!
投票时间
即日起——年2月5日18:00止
投票方式
请在最下方14位候选人中,挑选最符合您心目中的模范“最美海疗人”,并为他(她)投票。
1追求最美永远在路上
护理办宋海燕
宋海燕,女,汉族,年出生,年入伍,现任护理办助理员。宋海燕于年到海疗工作,历任护士、护士长、主管护师。在科室任护士、护士长期间,宋海燕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干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配合科主任完成各项任务。日常管理中,宋海燕是大家心目中的最美好大姐,关心关爱、尊重理解、以人为本、以诚相待都是她与科室医生护士相处的诀窍。到机关护理办工作后,她把主动作为行动的根本,将护理口上的矛盾困难重新梳理,短板问题逐一解决。近年来,参与开展护理管理培训班、护理岗位精细化服务流程培训、护理质控员、总教员、技能小能手、安全巡查员等培训工作,参与疗区多项规章制度编写工作。年代表疗区机关参加上级组织的岗位练兵比武活动取得优异成绩。优秀护士、优秀护士长、优秀一线带兵人、优秀机关干部、优秀共产党员……那么多的优秀交相辉映,抒写着一位巾帼军人的热血与情怀。
2德技日新换来笑口常开
口腔科唐杭瑞
唐杭瑞,女,汉族,年出生,年入伍,现任疗区口腔科副主任。唐杭瑞于年到海疗工作,从军20载,从一名年轻医生成长为科室骨干,唐杭瑞经历了海疗的繁荣昌盛和口腔科的逐步壮大,在一代代老海疗人的培养和引领下,成为科室学科带头人。她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廉洁奉公、踏实工作、兢兢业业,深受疗养员和地方患者好评。唐杭瑞始终牢记职责,将特勤疗养员视为亲人,用精湛的医术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打动了无数前来就诊的疗养员,至今仍有许多基层部队的官兵遇到口腔方面疾病时还特地赶到杭州找她治病。曾经有一对夫妻二人均是鼻咽癌,手术放疗后口腔状况极差,医院治疗不彻底,来到口腔科经过唐杭瑞的精心治疗后,口腔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重新点燃对生活的希望。唐杭瑞曾连续两年春节期间到杭州火车站驻勤,积极参加院里的各项活动,获得许多好成绩。
3勇攀高峰好医生
外科潘安印
潘安印,男,汉族,年出生,年入伍,现任外科负责人。潘安印到海疗工作6年,始终怀着一颗心系海疗、扎根海疗、奉献海疗的热忱之心,在这片热土之上挥洒青春年华。年,潘安印研究生毕业回到海疗后,将自己所学知识与海疗体检工作相结合,组织成立男科,丰富了疗区体检内容。他还带领外科小组成员走上前、靠上前,主动服务特勤,为特勤疗养员普及男性生殖健康知识。近年来,潘安印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篇,SCI文章2篇,连续3年参加杭疗“三同三赛”比武,并取得优异成绩。积极主动参加疗区篮球队,所在篮球队荣获杭疗“同心杯”比赛五连冠。年被杭疗评为“金牌讲师”、优秀共产党员、教学训练先进个人、卫勤训练先进个人,连续两年获得疗区嘉奖,所在支部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4拾金不昧展美德爱岗敬业树榜样
特诊科陈向东
陈向东,男,汉族,年出生,年入伍,现任特诊科主任助理。在海疗工作的14年间,他深刻演绎了“不畏艰难、创新创优、忠诚敬业”的海疗精神。吃苦耐劳、尽职尽责,休息时间只要院里有公差勤务,他总是最积极的,曾多次放弃春节假期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来到城站火车站驻勤。到特诊科工作后,为提升自己专业知识,更好服务疗养员,主动提出学习进修。进修期间,科室人员缺乏,工作开展困难,他主动牺牲休息时间参与科室体检工作,经常加班加点,从未叫苦叫累。有一次他捡到一名体检客户遗落的钱包,里面有现金和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重要物品,他主动联系失主,拾金不昧,第一时间将钱包归还到失主手中,获得体检客户的称赞和好评。如果说战乱纷飞的峥嵘岁月里,舍生忘死、奋勇杀敌是军人价值的最好体现,那么和平年代中,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就是军人最好的写照。陈向东就是这样一个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奉献的新时期革命军人,他也实现了自己的承诺,真真切切做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5用“老黄牛精神”诠释军人誓言
健康管理科王津
王津,男,汉族,年出生,年入伍,现任健康管理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体检总检和医学咨询工作。王津于年调入海疗,此前他从未接触过总检工作,年疗区调整总检工作任务,他带领新组建的总检组接过了这副重担。王津同志虚心学习,耐心求教,主动协调多个科室和部门,寻找优化总检工作的办法,结合在外培训学习的成果,用一年的时间研究规范了总检所有流程,建立适合海疗特色的质控标准,组织科室同事反复学习讨论,研究规范总检建议库,并根据医学新发展及时进行改写和更新,提出了50多项体检软件改进建议,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总检质量。为满足体检客户的各项需求,王津和他的工作组深夜加班已经成了常态,他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门诊大楼的人。面对总检工作的繁重压力,他灵活调用碎片时间既不耽误工作,又不落下学习,还积极参加疗区组织的助学、义诊等活动。在军队改革之年,王津以这种不张扬、不叫苦、埋头苦干、扬蹄奋进的“老黄牛”精神在海疗默默耕耘,为海疗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6倾情服务只为“食有味”
营养科韩辉
韩辉,女,汉族,年出生,年入伍,现为退休返聘老干部、营养科主任。韩辉同志在海疗工作32年,爱院如家、爱兵如亲,在海疗任职多个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年,组织调动她到营养科工作,从无到有,从懵到精,她很快熟悉上手工作。为更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自学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利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制定并总结出“食物种类多元、平衡营养对症、色香味形兼具、地域特色突出”的配膳原则,一心只为疗养员吃得健康、吃得满意、吃得安心。她还带领全科人员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不断推出新品新菜,满足各类人员不同需求,让海疗的餐饮管理服务逐步进入制度化良性循环。军旅生涯一瞬即逝,韩辉同志并没有因为退休而给自己放松,作为返聘老干部,她依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怨无悔从军行,善始善终追初心”这句座右铭永远铭刻在她心底最深处。
7栀子花开奉献之歌
接待科姚雪芬
姚雪芬,女,汉族,年出生,年入伍,现为退休返聘老干部、接待科护士长。姚雪芬同志自入伍以来,从一名普通的护士成长为优秀的护士长,她一步一个脚印,用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业务素质践行着军人的使命。年疗区成立体检中心,接待科作为当中重要组成部分,姚雪芬从科室组建、人员配备、标准制订、流程完善、客户群建立,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的心血。这些年,她带领科室人员积极开动脑筋、出谋划策,从无到有,从不会到精于业务,在细微的摸索中把接待科做实做大做强,她放弃了整整十八年的休假机会,逢年过节从不离杭,把家庭放在一边,却以海疗为家、科室为家,把所有的精力付诸在了接待工作上。年疗区为更好服务特勤官兵,体现“军人第一,军属优先”的服务理念,姚雪芬带领科室成员想办法、出点子、摸细节,配合院里优化军人体检环境,细化流程,大大提高了广大官兵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得到了疗养员的一致好评。
8老骥伏枥厚耕植
放射科刘锦昌
刘锦昌,男,汉族,年出生,年入伍,原放射科主任,现为退休返聘老干部,在疗区放射科工作。在海疗工作近40年,刘锦昌同志爱岗敬业、勤恳工作、乐于奉献,曾获得部队多次嘉奖,“学雷锋”积极分子、优秀共产党员等表彰。年至年获得原南京军区联勤部授予“白求恩”杯医德医风先进个人,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退休返聘后,刘锦昌同志继续发扬优良作风不放松,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特勤疗养员服务。无论平时体检工作多么繁重,依然坚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到“不漏诊、不误诊”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在科室里,刘锦昌同志主动协助科主任带好年轻人,帮助新同志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生活上关心关爱同事,工作上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9小小银针妙手施切切真情仁心挚
理体疗科王薪景
王薪景,女,汉族,年出生,现任理体疗科医师。王薪景于年到海疗,一直从事中医诊疗工作。王薪景师承国家级名老中医王樟连教授,擅用四肢八卦针法,子午流注时间针法等。她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本着骨子里对中医浓浓的热爱,一心扎根中医学习之路,将传统中医融会贯通,总结了一套独特的治疗体系,对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病、扭挫伤、脾胃病等常见难病杂病收效奇佳。她传承经典却不拘泥于传统老路,把不断创新作为自己进步的源泉,主动开展冬病夏治疗法,从采购药品到研发配制,王薪景亲力亲为,为疗养员治好了多年顽疾,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年被评为优秀聘用制人员,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全院开展中医讲座,先后收获多封表扬信和锦旗。多次在《浙江中医杂志》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患者至上、心系特勤、用爱保障、用心服务”这就是王薪景最好的写照。
10忠诚敬业的“红管家”
财经中心林媛媛
林媛媛,女,汉族,年出生,现任财经中心出纳。林媛媛于年到海疗工作,工作三年中,林媛媛为自己的这份工作感到深深自豪,她用双手去把握住军队单位财务的点滴,不让公家财产有丝毫的流失,本着“平凡岗位、忠诚敬业”的座右铭,她一直认认真真履行岗位职责,兢兢业业对待各项工作,踏踏实实干好财务流水。作为一名财务人员,一个对外服务窗口,林媛媛深知自己所在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办理院内各科室人员报销问题上,她坚持工作原则,严格操作规程,坚决不允许走后门、通捷径的情况出现。在官兵们遇到对财务报销程序等情况不了解时,她总是热情微笑服务,耐心做好讲解。财务工作像年轮,年复一年做着简单、重复的工作,林媛媛却深深热爱这个平凡的岗位,在这“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的重要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11用坚韧树起老兵的好样子
勤务汽车队方敏
方敏,男,汉族,年出生,年入伍,四级军士长军衔,现任勤务汽车队勤务分队分队长。即便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难,方敏也始终把集体的事放在心头,有任务就上,有红旗就扛;即便日常事务再繁忙,他也把安全管理作为己任,细致抓好管理。年12月,方敏的哥哥在工作时突发意外,成为半植物人。而后其母亲、嫂子先后生病住院,接踵而来的困境和压力,没能压倒这个老兵,他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组织需要的时候,他接受任务坚决,没有因为家庭的原因耽误过分毫,集训竞赛,他冲在前排,管理工作,他身先士卒,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近年来,他圆满完成了岗位练兵比武、高标准迎检、军校招生体检等任务的统筹协调工作。同时,身兼机关保密员的方敏,和保密干部一起为疗区的保密工作严格把关、梳理、审定,兢兢业业奉献,受到各级好评。
12扑救烈火及时雨管理严格排头兵
勤务汽车队李聪明
李聪明,男,回族,年出生,年入伍,上士军衔,现任勤务汽车队勤务排副分队长。年4月5日0时20分左右,李聪明在夜间查铺途中,瞥见办公楼侧面有火光闪现,经观察,体训馆西侧垃圾房已发生火灾。当时火势已上窜至3米左右,李聪明迅速向值班干部报告,而后拉出连队轮式灭火器直奔火场,在应急分队赶到前已将火势初步控制。该事件充分体现李聪明同志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牺牲奉献精神。在连队的日常管理中,李聪明担任管理骨干,主动抓管理服务战士,做事有方法,工作有担当,受到了广大官兵的一致认可。
13强军路上比翼飞
周磊、范茂丹夫妇
周磊,男,汉族,年出生,年入伍,现任干部疗养科副主任。周磊于年到海疗工作,参加工作的八年间,周磊上过机关下过基层,但不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始终不忘全心全意为疗养员服务的宗旨。年10月根据疗区工作需要,周磊从特勤疗养保健管理中心调整至干部疗养科任副主任一职,他深知这既是组织对他的关爱,也是对他的信任。从入院问诊到出院,他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关心疗养员病情和生活,坚持每日查房和值班夜查房,多次受到疗养员好评。年、年在杭疗组织的“三同三赛”比武上,他分别荣获临床专业组第二名、临床专业组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干好工作的同时,周磊从不忘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通过业余时间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夯实理论基础,研读书刊杂志,把所学应用于临床实践,并撰写SCI论文2篇,统计源核心期刊论文21篇,参与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课题、上海市课题等多项课题。
范茂丹,女,汉族,年出生,现任门诊眼科主管护师。年来到海疗工作至今,身在军人家庭,干在军队单位,范茂丹一直把自己当作半个军人,工作中谨记军人第一的服务宗旨,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术全心全意为疗养员服务。年范茂丹的工作岗位经历了从门诊护理组到眼科的转变,眼科的工作专业性强,亟需专业知识结构的调整,她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积极学习眼科专科新知识、新技能,尤其是眼科各检查机器的操作,并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眼科理论新知识,尤其是对特勤人员的专项检查。总之,一切都本着为特勤疗养员服务、为战斗力服务的原则,任劳任怨,认真勤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强化三基训练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学习新业务、新知识、新技术,她总是最认真的一个,在护理办组织的各项考核里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连续两年参加杭疗“三同三赛”,获得护理专业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年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14衔泥双紫燕爱巢筑海疗
李恩锋、陈晓洁夫妇
李恩锋,男,汉族,年出生,现任疗区放射科技师。年3月到海疗工作,参加工作六年多,作为放射科的技术骨干,他平时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论何时,只要电话一响,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解决问题,每天坚持观察检测和维护保持好科室的仪器正常运行,对每一位来体检的客户都能做到服务细微、关怀备至。他对待自己的职业,从来不敢有一丝怠慢。冬天体检人员较多的时间都是6点钟开始,5点多就要吃完早餐,放射科的仪器设备都要提前十分钟开机预热,李恩锋总会早到十分钟,做好各项准备,他说这样心里踏实。作为科室的医疗器械负责人,掌管着疗区最昂贵最大型的医疗设备。他对待科室的仪器设备,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爱戴,用心呵护。他还是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文青”,院里组织的各项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多次被评为优秀聘用制人员,连续两年被评为“医疗器械管理先进个人”。
陈晓洁,女,汉族,年出生,现任疗区健康管理科质检技师。年6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此之前,陈晓洁已经在海疗理疗科实习了三个月,那时健管科还处于萌芽状态,院领导找到她,问她愿不愿意投身健康管理事业,陈晓洁毅然选择了健康管理。前期的健康管理工作开展非常困难,没有任何经验和途径可循,从年只做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到年呼叫中心成立,从呼叫中心运行到年2月健康管理科成立,陈晓洁与科室同事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摸索壮大健康管理科。年在陈晓洁怀孕期间,为使刚上路的科室运作不出错,工作不落下,陈晓洁每天在干好本职工作外,更是身兼科室日常工作顺利开展与实习生管理工作,虽然行动迟缓,却没有请一天假,在本职岗位上坚持到生产当天。近年来,先后获得嘉奖、优秀聘用制人员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作者
马小雪、骆泓憬
摄影
杜启兵、骆泓憬
主编成玮编辑
马小雪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sc/2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