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大礼包中医十万个为什么答各位同学
老师,您好,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提议,可不可以通过声音的办法,把你的声音通过录成音频文件,发到喜马拉雅,通过手机可以直接听到,听时可不费心,不费眼睛,很省事,效果也很好,不知老师以后会不会考虑到这种方法,使更多的人受益呢?
我想我这个提议提得越早越好,我可以在平时闲时的时候收听,就像收听节目那么轻松,最后祝老师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答,感恩您的宝贵建议,传播中医的方式要与时俱进,现在仅凭文字还很局限,如果有走向音频视频,这是大势所趋。
但文字是基础,现在我们就在等,也在创造这个机缘,也一直在做读万卷书日讲一课的准备,到时会在山里办开心农庄,让大家在山里体验农耕放松的生活之余啊,每天都讲一节课,然后需要专门的义工老师拍摄录音,制作后传到网上去,现在中医弘扬也最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不仅答疑解惑啊做成音频,效果更好,像早晚课啊,如果有音频,大家听了可能会更受用,而且将来中医的弘扬发展,需要更多的媒体人士介入进来。
比如在农庄山村里啊,我们可以拍一些中医的小短片,微电影,写剧本我们没什么大问题,将来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这些基础课程,每一课程可以拍成一套电视连续剧,或者一套微电影集。
这样大家只要看完中医基础理论的电影啊,对中医了解啊就基本上达到了,而且不会再误解中医了,再看一套中药学的连续剧,又把基本常见的中药学习了个遍。
真正传播中医有三化。
一要本土化,不能够脱离经典的原汁原味。
第二要现代化,要用最现代的方式来传播弘扬。
第三要通俗化,必须通俗易懂,大雅大俗。
所以希望将来有更多中医弘扬的热心人士能加到一起,共举中医业,将寿康带给大家。
接下来答疑解惑的音频,我们也要准备开始录制,感恩您的宝贵建议,现在开心农场也在筹划过程中,希望将来能够接纳更多人,更多可以常住的人,以及更多义工老师们,希望这里能成为传统文化老师们中医弘扬者们修心养性、充电的地方。
28、痘疹虚证有六因,其中有痘疹及病后之因。痘乃先天阳毒,疹乃先天阴毒---,出自《理虚元鉴》,劳烦老师解释痘及疹是何种症状?感谢!
答,阳证往外发的鼓起来的叫顺,阴证往里发陷进去的叫逆,所以这个孩子啊,好多都会出水痘,这是身体成长过程,推陈出新的一种表现,好像竹子,它会把那层外皮竹壳脱掉一样。
刚开始那层竹壳帮你保护好身子,可后来你不脱掉,它会阻碍你成长。
所以孩子他会不断地变蒸,不断地成长,就像蚕会不断地蜕皮变大一样。
所以要顺其性,但现在好多孩子痘疹一出来,危险得很,为什么?因为没有顺其性,平时不是肥甘厚腻,就是冰冻凉饮,肥甘厚腻,令血脉壅浊,痘出不彻底,冰冻凉饮,更让邪毒内陷拔不出来,所以孩子啊,能够远离烧烤煎炸跟冰冻凉饮两个极端都比较好养,即使得了水痘,也好得快。
在民间小孩子得水痘是要清斋淡饭半个月以上的,为什么呢?古医籍讲,宁可食淡茹蔬,使体暂虚而邪易出,乃为愈病延年之术。
这水痘跟手太阴肺通调水道属皮毛功能减退也有关,所以孩子啊要运动锻炼,常出汗把衣服换掉,得病也容易出来体外。
古人讲疹为太阴风热,斑为阳明热毒,不管是出疹还是发斑,都是要毒热一个出路,胱肠都不能受堵,鬼门都不能关闭。
《黄帝内经》为什么把汗孔称为鬼门、玄孔,里面玄机要妙,难以尽说,人只要一天汗出不畅,一天就会心烦,一天汗孔闭塞,一天就是闭门留鬼,那些汗酸出不来,郁积在皮下,是各种风湿皮肤病的根源。
所以好多人等病已成了才去治,不知道自己生活方式不健康、不喜欢出汗、带太阳伞擦防晒霜都是在造病。
所以现在啊,好多人虽然没有明显得大病,但已经处在生病进行时,这不是危言耸听,国家已经统计得出来,亚健康人群啊,超过一半,十个人里头有一个抑郁的,精神情志上出了问题,这些啊都是现在的燃眉之急。
所以人要是没有正知正见,铁定得病;人要是没有修些养生寿康之道,家庭幸福、人生快乐铁定没法圆满。
29、低压过低您好,低血压很低怎么办?
答,高亢者降低之,低下者抬举之,血压低时反映赞扬抬举别人少了。
现在好多人吝啬到给别人一个好眼色一句好话都舍不得,人啊,一被理解,浑身是劲,一被误解,浑身乏力。血压低的人大都打不起精神,所以需要多赞叹他人。
为何?爱出者爱入,福往者福来。多给别人打气,别人会给你好多鼓励,看似为别人,实则为自己。
还有好多人容易患得患失,恐惧啊,恐则气下,所以得失之心太重了,人的元气啊就会损失得很厉害,血压也就上不来。
除了这两样外,就是身体气血能量的问题了,像普通的血压偏低,而且五红汤或浓浓的姜枣茶,然后循序渐进地去运动锻炼。
气血能量变大后,血压上去,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的症状也就消失了。
山下有位血压低的中年人,他去做工,上天花板都会头晕不敢上,我们叫他喝姜枣茶,喝了一个多月,血压上去了,又恢复了正常的做工状态,可见血压低的人也容易恐高,通过姜枣茶加强气血能量,让心脾有动力有劲,这种症状就解除了。
30、上火又闹肚子老师好,这两天我有点上火,嘴发干,嗓子也干,但是吃饭后又有点闹肚子,尤其吃肉后就容易上大号,请问是什么问题,需要吃什么药吗?
答,这叫邪火不杀谷,人的元气火力啊,应该归到肚腹腰肾周围,那么水谷得化,营养得消,如果这心浮气躁,火往上飙,就像把锅底的柴,抽上来,放在锅盖上面,你火烧再大,锅里的水一样不开。
所以不能离位,一旦离位啊,马上消化不良,营养不长。好多瘦人熬夜,玩电脑,打麻将太厉害的人,他的气火都攻上头面眼口来了,结果上面一派烦热,肚腹下面不够温暖,水谷不得腐熟,身体既没劲,消化又不好。
所以这时令火归位好重要哦,如何归位?一息必归田,二降伏焦急紧张,三少吃荤多吃素,七分饱,四少动心脑,多动手脚,五徒步赤脚穿越,同时可以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变化,把上面的火转到下面来。这样口干口疮得减,消化不良现象也会好转。
3、嗅觉失灵您好,麻烦问下我前阵子说的我嗅觉失灵,老师能抽时间指导下吗?女。
答,嗅觉失灵还跟脾胃有关,脾病则九窍不利,所以肥甘厚腻,肠胃壅堵的人啊,孔窍都会失灵,这是土不生金,土不旺九窍百脉啊!
同时还要看嗅觉失灵,什么时候加重,劳累过度加重要养其真,郁闷加重要顺其性,饱食壅堵加重要降其浊,灵灵活活,一个病症有好几种方法,不拘一格,法无定法,定法无法。
所以在辨证汤方中加进苍耳子、辛夷花、通草、苍术、菖蒲,这鼻五药进去,能够提高嗅觉灵敏度。
32、神经性皮炎—皮肤病神经性皮炎,大腿上有一小片,怎么预防复发?
答,俗话讲治啥别治皮,治皮丢脸皮,这神经性皮炎不太好治,容易复发,大思路用消风散,视风湿浊热而加减变化,风气盛的则瘙痒变化,湿气盛的则流出水液,热浊重的则水液浑浊,尿黄尿赤。
皮肤病关键还不靠药物去赶尽杀绝,靠的是对自己不良习气要赶尽杀绝。
第一衣物要勤习勤换,讲卫生是老生常谈,不讲卫生细菌就肆无忌惮,所以运动后要及时换掉衣服,床铺要常晒。
第二当胃肠过度承载后,浊气啊就会发到皮肤,所以经常饱食的人,皮肤病不可能根治,疾病以减食为汤药,你减轻饮食,食淡病亦淡,从不吃饱吃撑,就是在断敌粮草,给疾病把后援给断了。
像皮肤病瘙痒湿疹啊,好多都是营养过剩,在局部郁积的结果,只要饮食清淡七分饱,少油少盐要粗糙,肠通腑畅不留滞,血液干净身体好。
这皮肤病有血毒,血毒就要靠饮食清淡来洗涤,所以皮肤病的人还喜欢吃鱼海鲜牛奶,还暴饮暴食,基本上都不用治了。
身体有残留多余的营养,那都是炸药来的,过犹不及,饿着总比撑着好。
第三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啊,我们会常用一些风药疏肝药,为何?气行痒消,风动湿化。
好多人情绪紧张憋闷,皮肤病就加重,为何?盖木郁则五脏六腑没有不郁的,如果木郁解开,五脏六腑都会解开。
所以荆芥防风啊,这些条达肝气,疏风止痒之品啊,非常厉害,但是情志的调养更重要,情轻病亦轻,人的情执太重要了,疾病好难减轻。
人生就三大害,名缰利锁与情痴,这三大害都是动人气,动人性的,疾病啊,它就是吃气吃火的,你不动气火它就不发作。
你看啊,好多疾病发作厉害的时候,大都有动气火的过来,比如中风之前大发一次脾气,小孩子发烧前父母大闹一场,心肌梗塞前跟别人大吵一顿。
所以这个降得浮躁之气定,是人生第一大修养。
小小皮肤病是这样治,大的癌症肿瘤也是这样治。
《小儿语》讲,一不积财,二不结怨,睡也安然,走也方便。
大家好好想想是不是啊,人生要懂得做减法,减者,简也,越简单的生活,身体越自在。
减得一分嗜欲,就还我一分自由。
淡得一分饮食,便减少一分痛苦。
33、小儿呕吐老师,您好,自从天涯发现如此瑰宝,受益良多,遂追随而来。老师应该很忙,本不忍叨扰,实在是有一事困惑良久,百思不得其解。叨扰之处,万望谅解。
小儿不到四岁,从生下来至今一直非常容易呕吐,体型偏瘦,两岁前呕吐严重时甚至吐到胃出血,大便两岁前一直稀,后吃些香砂养胃丸有所好转。吃饭也好了些。但是容易呕吐现象一直持续。后我又煮陈皮适量给他喝,也有些效果,始终不能完全去除。
今看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第四习劳为乐,有个富家女,抑郁心不喜,茶饭也不思,憔悴剩张皮,家人很烦忧,请来名医治,名医出个招,河边去割草,刚开始辛劳,渐渐习惯了,不以苦为苦,反而心欢悦,家人问良药,疾病已好了。世人问何因,辛劳解郁高。
这是记载于《品读名医》上面的一则劳作治郁的案例,现在科学研究啊,发现人每天劳作一小时后,身体会产生快乐素,够两到三天保持舒畅愉悦,但你两三天没习劳的话,这快乐素又减少了。
所以我们老祖宗好有智慧,两千年前就得出苦尽甘来的道理,习劳苦后,心中反而会喜悦,常生智慧,这就是习劳为乐。
所以没有一个快乐的人不喜欢习劳的。
第五听经闻法为乐,常听经闻法,可以把烦恼习气渐渐消解,就像乌云拨开,太阳出来一样,所以经典啊,一日都不可以缺乏熏修。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三日不读书,则言语乏味,面目可憎就是笑不出来了,抑郁了,气不顺了,现在啊不是三日,是一日,为什么?因为现在我们的诱惑啊,比古人要多几十甚至上百倍,同时现在人心性啊远没有古人那么淳朴。
一方面诱惑大了,烦恼多了,一方面定力下降了,结果呢?就一句话,凶多吉少,只有靠多听经闻法,逢凶化吉,转苦为乐。
所以古人讲,学而时习之,不是很快乐吗?
又讲,法喜充满,禅悦无穷,学习带来的快乐啊,是很足的,清静带来的喜悦是很大的,所以清静的修学,听经闻法,人的喜乐感会慢慢流淌出来。
至于不得已才用药物旋转气机,要明白药物只是症状解,暂时令人稍安而已,只有心地功夫做足,才是根本解,断病根源。
5、如何做读书笔记?两位师傅,越来越喜欢看你们写的人生道理,有一次提到读南师的书做笔记比书还厚,能不能具体的分享一下二位读书做笔记的方法?
答,读书做笔记啊,有两种一种直接在书上圈点,特别有心得有启发之处,甚至写上心得启发,就像毛泽东圈点二十四史一样。
第二种方法,就是笔录摘抄,好句子,好段落,要毫无保留地抄录下来,你抄过一遍后啊,在哪里出现你都一清二楚。所以笔头功夫看似很愚笨啊,其实是最有智慧的。
现在好多人都忽视了烂笔头的功夫,看一本书,没做什么笔记,把书一合,没几天就忘光光,像猴子摘玉米不带箩筐一样,东摘摘,西采采,好像摘很多,其实没有多少收获。
如果一个人读书,那笔记本没有做到人样高啊,都没有进入读书三昧。读书做笔记啊,不仅学到书中知识,启发思维,更重要是提升了定力,练就了定功。
越是定不住的人,越要多做笔记,越要多打盘站桩,降得浮躁之气定,是做人乃至修学第一功夫。
所以表面上看你是在摘抄,实际上它是在借事炼心,借笔修心。
我们亲自体验过,看书不动笔,人很容易累,看书动笔啊,刚开始好像看得慢,你却能看得久,好像刚开始有点苦啊,后面越来越轻松。
所以书法家多寿,寿自笔端来,练笔就是在炼心,是在主静摄生,养静乃摄生第一要务,所以你如果拿起笔来,认为仅仅摘抄些有意义的字句,却没有心平气和恭敬地书写,那么智慧很容易变为狂慧,因为没有定功,智慧都不能真实受用。
魔也有智慧,它那是狂慧,佛的智慧是清静定慧。
所以会读书的人,越读身体越好,不会读书的人,越读身体越差,不是读书问题,是我们没有调整好心态跟方法。
我们看古代的书法家,还有大文豪啊,他们每个人不知道写秃了多少条笔。
有个弟子要下山,自以为学有所成,沾沾自喜,师父想留他再学十年,但弟子心浮气躁,按耐不住,师父就带他到后山一个洞去,没说什么,打开山洞,里面是一大堆写秃的笔。
弟子看了后很惭愧,马上浮躁的心定下来了,继续沉潜修炼,终成一代学问家。
现在为什么好多孩子啊读书不受用,因为连基本动笔的功夫都不受用了,只想摘果子,不顾根与枝,戒定慧是三无漏学,戒是根,定是茎与枝,而慧才是果实。
没有戒定功夫,就像没有根茎的花果,不多久就枯萎了,所以表面上我们是在做笔记,实际上是戒定慧三学一次性修炼。
做笔记时要求一字不错,是在修戒,要求不着急不乱是在修定,本身摘抄的经句格言、大德的讲解,就是最有智慧的,是直接修慧,这是修学的大秘密。
好多人忘记前面两层,直接想盖第三层盖不上去,直接增加烦恼跟痛苦,好多知识分子为什么会抑郁甚至跳楼,越学越痛苦?因为他直接看到果实,没有看到根本枝干。
52、名言警句的效用学长们好,我医院校走出来的中医学子的好榜样。看到这个《杏林学子修身铭》,我马上就想到了你们。谢谢学长!
医乃大道,救死扶伤,民生所系,性命存亡。
学贯天人,道法阴阳,心本慈悲,旨归寿康。
中华医药,上溯歧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济世活人,百代流芳,献身杏林,无上荣光。
匆匆岁月,万象无常,春华秋月,朝晖夕阳。
百年树人,家国殷望,立志求学,珍惜时光
效法前贤,敬重师长,多问阙疑,不务空想。
宁静致远,浮躁不臧,滴水穿石,百炼成钢。
勤求医训,广采众长,博览群书,娴习临床。
格物穷理,比类取象,胆大心细,智圆行方。
理法方药,悉心参详,锲而不舍,入室登堂。
立身处世,道德文章,品学兼修,庄敬自强。
谦虚谨慎,豁达坦荡,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敏行讷言,举止端庄,待人接物,古道热肠。
交友三益,多闻直谅,诚实守信,不妒不谤。
助人为乐,受恩莫忘,见贤思齐,当仁不让。
崇尚俭朴,力戒排场,克己奉公,正气堂堂。
修身养性,医家咸倡,恬淡平和,神清气爽。
四体勤健,百脉通畅,生机蓬勃,器宇轩昂。
志趣高雅,身心健康,洁身自好,兰室飘香。
缤纷世界,山色湖光,丰采人生,丹青乐章。
悠悠华夏,礼义之邦,千载文明,大道泱泱。
莘莘学子,奋发图强,敬持仁术,福泽四方。
兼容並蓄,克绍弘扬,融会贯通,绝学乃昌。
跬步千里,力行为上,任重道远,矢志不忘。
答,我们以前只知道《医家座右铭》是陈存仁老先生写的,读起来朗朗上口,一辈子咀嚼都津津有味,想不到还有《杏林学子修身铭》,真是太好了。
我们要多读这些医家名句,记得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读书期间,我们很喜欢去逛复印店,告诉大家一个学子有三个地方可以淘到宝。
第一是网上,第二是书店,第三是复印店。
我们有几百本古医书,是从复印店里掏出来的,怎么淘呢?跟复印店老板讲好,如果他们那边又新的医书拿来复印,只要这医书不是什么私人秘密,就备份一件,我们看到好了,就叫他们复印一分给我们。
大家想想,能够拿到复印店复印的医书典籍啊,绝对有一定价值,而且好多都是价值非凡的,甚至你在一般网上买不到。
所以在大学时,我们跟复印店的老板关系很好,我们一去就高兴,他也高兴,因为他有生意做,我们有宝淘了。
当时淘到一本《中医名句辞典》,那里面有几千句名句啊,太让人振奋了,这些名句啊,好多一两句你悟透了,都受用无穷,真是宝书。
将来我们有机缘的话,要把这些名言警句挑出来,这些修身格言有什么好处呢?他们能时时提醒我们,比如智圆行方,胆大心细,又比如立志当坚,宅心宜厚,这些格言啊,是格物致知的经典名言。
针对的都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问题,如果没有这些格言座右铭的提醒啊,我们很容易忘掉自己在干什么,很容易在人生价值意义上面啊迷失掉。
所以这个清代有一部非常好的修身座右铭集大成,叫格言联璧,都是一些精美的警句,意味深长的,小孩子把《格言联璧》背熟了,将来作为一定顶呱呱,因为出口成章,妙笔生花,都是最好的道理,最美的言语。
所以有些想学佛的读书人,问弘一法师,如何快速锲入佛门正知正见?
弘一法师说,先完成人道《格言联璧》最好,后来弘一法师他还特别编写一部《晚晴集》,收集了儒释道一些重要接人待物的格言,编成一本集子,非常精辟,净空老法师还特别宣讲过这部《晚晴集》。
这里面的经句啊,随手拿出来都是震撼人心的。
比如莲池大师的《知足诗》,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道宣律师的偈诵,印光大师的警句,这里面每一条警句都是可以独立的,所以你随意翻到某一条,专注地咀嚼,都有受用。
我们看历史上有好多品节高尚,功成名就的贤人圣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不离经典不离警句,这些经典警句是度苦海的舟楫,登泰山的阶梯,没有阶梯,你会踏空,没有舟楫,你会沉下去,所以《格言警句》太重要了,欲成圣贤,先修格言。
所以这些修身格言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将来我们跟大家一起深入格言警句,来对治我们的毛病,提升我们的灵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s/1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