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药地锦草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1药用部位地锦草,中药名。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热毒泻痢,血热出血,湿热黄疸,热毒疮肿,毒蛇咬伤。
2别名草血竭、血见愁草、血见愁、小虫儿卧单。
3植物形态1、地锦:一年生匍匐小草本,茎纤细,长约20cm,呈叉状分枝,初带红色,秋季变为紫红色,无毛或疏生短细毛。全草含白色乳汁。叶通常对生,无柄或具短柄,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10mm,宽3-6mm,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有不甚明显的细锯齿,绿色或带红紫色,两面无毛或疏生短毛。杯状聚伞花序单生于叶腋;总苞倒圆锥形,浅红色或绿色,顶端4裂,裂片长三角形;腺体4,横长圆形,具白色花瓣状附属物;子房3室,花柱3,2裂。蒴果三棱状球形,无毛。种子卵形,黑褐色或黑灰色,外被白色蜡粉,长约1.2mm。花期7-8月,果期8-10月。
2、斑地锦:本种极似地锦,但斑地锦茎密被白色细柔毛,叶上面中央有长线状紫红色斑。叶和蒴果被稀疏白色短柔毛。种子灰红色。
4产地分布1、地锦:分布几遍全国各地。
2、斑地锦: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5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6药材性状1、地锦:常皱缩卷曲,根细小。茎细,呈叉状分枝,表面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疏生白色细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空。单叶对生,具淡红色短柄或几无柄;叶片多皱缩或已脱落,展平后呈长椭圆形,长5-10mm,宽4-6mm;绿色或带紫红色,通常无毛或疏生细柔毛;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具小锯齿或呈微波状。杯状聚伞花序腋生,细小。蒴果三棱状球形,表面光滑。种子细小,卵形,褐色。无臭,味微涩。
2、斑地锦:叶上表面具红斑,蒴果被稀疏白色短柔毛。
7性味归经味辛,性平;归肝、大肠经
8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退黄。
9临床应用清热利湿:用于湿热泻痢、仔猪白痢,常与铁苋菜、马齿苋、萹蓄等配伍,取清热止痢之效。
凉血止血:用于便血、尿血、子宫出血、外伤出血等,多单用,煎汤内服;外伤出血,取鲜品捣烂外敷。
消肿止痛:用于乳痈、疮黄肿痛等,与蒲公英配伍,水煎服,鲜品捣烂敷患处。
此外,母猪乳汁分泌不足,取全草0.25-0.5kg,切碎,水煮沸,拌红糖60g,米酒一碗为引,连渣喂服。
10剂量用法鲜品:牛、马-g;猪、羊90-g。干品:牛、马60-g;猪、羊30-60g。煎汤灌服。外用适量,捣烂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s/1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