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养阳,祛痼寒顽湿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jiēnüè],奉收者少,冬至病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暑夏将至,炎热的天气即将来临,虽然近日连日的阴雨使得岭南变得格外潮湿,但是接下来的时日就要在酷热中度过了,在炎炎夏日是要精心的备战酷暑还是要借着夏季的阳热之气温壮元阳成了很多人的矛盾抉择。近现代医者发现,现代病因寒湿而致病者十之八九,散寒温阳、健脾除湿是近现代医者治疗常见病的主要方法,也是近现代养生的主要方向。

中医历代医家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寒病夏除”,故而“逢夏宜养阳”,无论既往体质是否有寒湿,夏季都应该适当的温壮元阳,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就是叮嘱大家在夏季使用生姜来温中散寒、顾护阳气。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民间有谚语言道:“朝食三片姜,胜过喝参汤”,盖言其功能温补人体阳气。我经常告诫面诊的患者朋友,饮食上要适当地进食生姜,以暖脾胃,促消化,以免饮食积滞,导致寒湿之邪稽留在体内,从而引发“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出现各种虚热上炎的症状;“进食生姜,切勿去皮,以免燥热”,因为姜皮“以皮透皮”,能够透发辛热避免体内郁热,生姜皮功能排汗降温、提升阳气、健脾养胃、利水消肿、消脂减肥,故而生活中只要清洗干净生姜表面污渍就可以安心进食,不必刻意的削去姜皮。

跟生姜有相似温中益阳效用的药食两用的药材还有荜茇、草果、山奈、荜澄茄、白豆蔻、肉豆蔻、胡椒、香叶、月桂叶、桂花等。中国的烹饪是与中国地域性人们的身体素质进行烹饪的,故而每个地域的菜系各不相同。近现代营养学照搬西方医学营养理论来知道中国人民的饮食结构,甚至明确的设立营养金字塔来规范饮食,这跟传统中医膳食养生背道,传统的膳食理论,不仅讲究色、香、味俱全,还要考虑膳食的效用。现在岭南地域还有各种汤料药膳盛行,都明确的标注了膳食的疗效,一些食疗养生馆常常推荐各式养生菜系,也明确各式菜肴的效用。自从夏商伊尹以来,华夏的饮食烹饪就具备疗养作用,数千年来华夏的膳食享誉华夏内外,华夏民族以黄色皮肤居多,故而华夏膳食更重视调养脾胃,脾土强盛则后天丰腴,才能通过脾脏运化所产生的气血调养五脏六腑,达到防病强身,延长寿命的效用。人类运用“火”进行烹饪是文明的肇始,而近现代营养学所追求的生食养生理论完全撇开以火烹饪,导致很多人过食生凉出现寒湿体质,完全忽视了传统中医理论中“火生土”及“脾胃喜温恶寒”的观念。华夏民族生而黄皮肤,说明脾胃本虚,故而出生以来就依靠母乳哺乳而不建议过早进食辅食,就是担心过早的进食辅食会出现脾胃积食,历代儿科也明确儿科积食、厌食是儿科常见、难治、多发疾病,就足以说明华夏民族生而脾虚。

饮食调节是调理寒湿首重要务,避免寒湿从口而入,近现代人嗜好进食生凉厚味食品,譬如瓜果、冰镇饮料、腌制食品、海鲜生鲜等,这些食品往往容易损伤脾胃,产生寒湿稽留,影响脏腑蠕动及气血循行,出现各类病症或亚健康症状,故而古医者多建议“薄滋味,无致和”,“少火生气,壮火食气”,“饮食有节,百病弗生”。临床上,我也常告诫患者注意饮食,切勿过食生凉、甘甜、肥腻、辛辣、烧烤、腌制食材,不宜过度进食水果、生鲜海鲜、乳制品等以免出现寒湿或饮食积滞。常有朋友反问水果不是富含维生素吗?不吃水果何以补充维生素?殊不知,《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水果虽然富含维生素,但是也只是饮食之余的点缀而已,过多进食往往生湿生寒,反伤脾胃。有很多减肥人士推崇以水果为主食,借助水果发酵通便减少肠道营养进而减轻体重,这样的减肥后果就是损伤脾胃,导致很多人出现慢性消化道病变。实际上,单纯进食水果,并不能完全补充体内需要的维生素,人体生理机制绝非简单的化学机制,不要被西方营养学混淆了人体生理机制,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只有常用才能不衰退。

健脾除湿的药食两用食材常用白茯苓、怀山药、炒薏苡仁、芡实米、白莲子、白扁豆、鱼类、冬瓜、南瓜、刀豆、陈皮、猪肚、土茯苓、金针菇、砂仁、玉米、赤小豆等,选对食材,也要注意烹饪方式,切记不宜厚味!

古语云:“沉寒痼疾,非灸不破”。艾灸具有温阳散寒、通经活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防病保健之效,尤其以温阳驱寒为著,是临床防治寒湿病症之首选!古人云:“一针二灸三药”,因为针灸简便、立效,更适合普及。艾灸灸焫之热通过刺激腧穴或经络可以疏通经络,温经散寒,调整五脏六腑机能,使脏腑气机运行畅通,调和人体阴阳平衡,从而保持身体安康。夏季艾灸督脉温补阳脉之海,从而提升人体阳气,常用的是“一字长蛇灸”。而我临床常使用艾灸盒自大椎穴灸至尾闾穴兼顾两侧膀胱经,既能温壮元阳,又能通过膀胱经排寒除湿,相比“一字长蛇灸”更能排湿温阳,并且温度可控性及安全性更高,也可以避免患者脱衣裸露身体(当然隔姜灸或隔蒜灸也需要脱衣裸露)。

艾灸,应尽量使用艾条或艾绒制作的艾条或艾柱施灸,既能闻香治病,又能通过灸焫之热温经散寒除湿。施灸的火力应尽可能透达经络,慎用炭质灸或一些火力欠热的灸品,使疗效大打折扣。

临床上温壮元阳,蠲除寒湿,艾灸除了督脉灸,亦常灸百会、中脘、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涌泉、大椎、背俞穴等。有一些医师认为神阙为人身命蒂,为先天本元,不宜轻易触动。实际上,神阙在上古时代就被运用于治病养生,中医学派也衍生了脐疗学派,不仅仅形成了脐诊,还形成了凭借在脐部施以针灸或者药物进行治疗疾病的学术。在临床上,无论是小儿还是耄耋老人,皆有运用脐疗治病或调养的记载。灸疗法中填脐疗法就是最为常见的脐疗法之一,古人常曰“艾灸神阙,万病自灭”。医者常在脐部施以隔物施灸,譬如常见的隔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隔蒜灸以及隔药饼灸等。在夏季艾灸神阙穴,可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浊、通调三焦、利水消肿、回阳救逆、调补冲任、温壮下元、通经活络、行气止痛之效,能够调治寒性腹痛、绕脐腹痛、腹泻(婴幼儿腹泻、秋季腹泻、五更泻)、寒性胃痛、慢性肠炎、腹胀、便秘、脾肾阳虚导致的体寒症,腹腔肿瘤、恶性腹水,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癃闭、尿频、尿痛,小儿厌食、疳积症、遗尿,男子不育、阳痿、早泄、精子无力等,女子卵巢早衰、宫寒、痛经、不孕症、月经不调、产后尿潴留等各种妇科问题,各种老年衰老问题(腰膝酸软、手脚冰凉、失眠)等,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重灸神阙可以治疗中风脱证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类经图翼》卷八曾载有,在神阙穴行隔盐灸,“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三伏日,采用神阙灸可以从根本上蠲除沉寒痼疾、回阳救逆。此外,三伏灸,一般首选神阙穴进行贴敷,再辨证配合其他诸穴进行防治各类疾患。

足三里,原名三里、下陵,别名鬼邪、下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下合穴,“合治内府”,性属土经土穴,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养生秘方:“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足三里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施灸能预防疾病、祛病延年,古人把三里灸又称为“长寿之灸”,是成年人保健灸的要穴。《针灸神书》记载足三里“治胃中寒,心腹胀满,胃气不足,闻食臭肠鸣,腹痛食不化,此穴诸病皆治,及疗食气水气,蛊毒痃癖,四肢肿满,膝酸痛,目不明,五劳七伤,胸中瘀血,乳痈。”在日本也有“不灸足三里,勿为旅行人”,“旅行灸三里,健步快如飞”等说法。一年四季艾灸最好的季节是夏季,因为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艾灸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的效果最佳。其次,宜在每天午后的1到3点——即13点到15点施灸,一般在13点左右阳气最旺之际施灸最好。在冬季,如果经常出现怕冷和感冒,也可以经常艾灸。

经络腧穴是人体维系阴阳平衡的根本,无论是艾灸还是针刺皆能达到温阳驱寒之效。传统针法有补、泻之分,助阳驱寒宜泻其寒湿,补其阳气。经典行针手法“烧山火”,《金针赋》:“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常用术式: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天、地、人三部)。①进针时,医者重用指切押手。②令病人自然地鼻吸口呼,随其呼气时,将针刺入浅层(天部)得气。③得气后,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④再将针刺入中层(人部),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⑤其后将针刺入深层(地部),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此时,如果针下产生热感,稍待片刻。⑥随病人吸气时将针1次提到浅层,此为一度。如果针下未产生热感可随病人呼气时,再施前法,一般不过三度。⑦手法操作完毕后,留针15—20分钟,待针下松弛时,候病人吸气时将针快速拔出,急按针孔。

温针疗法是针刺和艾灸结合的疗法,艾灸之热通过针传入所针刺的腧穴和经络,达到温经通络,蠲除寒湿,活血化瘀之效,是更快速的治疗寒湿痹证的方法,临床也颇为常用,温针可以选用针尾加灸或者针刺后加艾灸盒温灸二法,以艾灸盒施灸相对安全。

此外,火针疗法,古称“焠刺”、“烧针”、“燔针”,是将特制的金属(如钨、锰等)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既有针的刺激,又有灸的温热作用,功能助阳补虚、升阳举陷、消癥(zhēng)散结、生肌排脓、除麻止痉、祛痛止痒,主要用于治疗肩周炎、腰痛、膝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肌肉软组织疾病;痈疽、瘰痼痰核、囊肿、下肢静脉曲张等外科疾病;痣、疣、带状疱疹、白癜风等皮肤疾病;慢性胃肠炎、哮喘、痛经、中风后遗症等内科疾病;以治疗疼痛性、寒性疾病优势明显,对囊肿、面瘫等也有很好疗效。明代杨洲的《针灸大成》载:“频以麻油蘸其针,针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近代火针使用一般有两种情况:长针深刺,治疗瘰疬、象皮腿、痈疽排脓;短汁浅刺,治疗风湿痛、肌肤冷麻。

药浴是传统外治疗法之一,温热的药液可以促进玄府张开,再使用温经散寒除湿的药方渗入毛窍,透达经络,促使寒湿之邪从皮透发,常用温经散寒除湿药浴配方:艾叶30克,白芷30克,甘松30克,透骨草30克,伸筋草30克,桂枝15克,川花椒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干姜20克,佩兰30克,麻黄20克,红花10克,以上诸药纱布袋包裹,加水浸泡半小时以上,大火煎煮至沸腾,转小火,慢火炖十五分钟,到处药液,加花洒里的温水,至水温不烫身体,进行泡浴。亦可使用:净蚕沙、白豆蔻、山奈、艾叶、桂枝、藏红花、菝葜、荜茇、花椒、乳香、没药、桑枝、白芷粉碎做成药袋,置入熏蒸桶,通过蒸汽携带中药进行熏蒸,散寒除湿、温通经脉。此二法,能更好的驱寒除湿,但是,要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才方便施行。另外,要注意温度调节,身无烫伤皮肤。

在民间药浴更盛行,特别是山区气候寒湿颇盛,很多百姓罹患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民间习惯采用藤类药材煮水沐浴,常用的有雷公藤、海风藤、青风藤、络石藤、宽筋藤、伸筋藤、鸡血藤、忍冬藤、夜交藤、丁公藤、天仙藤、常春藤、扶芳藤、石楠藤、大血藤、南蛇藤、紫藤等,最常用还是艾草或大风艾,藤类善于通经络,艾草擅长温经脉,并且药浴后身上会有淡淡的药香,非常适合民间劳苦大众。

祛除沉寒痼疾民间尚有蜡疗、泥灸、肛灸(坐灸)、热熨疗法、烟熏疗法、拍火疗法、大灸疗法、太乙神针疗法、雷火针疗法、阳燧锭灸、麝火疗法等,目前在临床偶有看到雷火灸和太乙神针灸,其他疗法暂时鲜见于临床运用。

今夏,经历过疫情的洗礼,动荡和恐惧也许早已远离,但是强身健体和严防瘟疫的理念应该还有意识,趁着阳气旺盛的夏季,来一把抗寒除湿的奋战,养足阳气,焕发生机,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张玉龙,中医世家,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本科。师从杨俊、杨任民、马俊、周楣声、潘嘉龙、董洪强、马山等国家级名老中医,精于切脉、面诊、舌诊诊断疾病,擅长中药(内治外治)、针灸、推拿、艾灸、刮痧、火罐、刺络放血等综合治疗疾病。

擅长治疗:

内科: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血管疾病、肠胃疾病(腹痛、腹泻、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萎缩性胃炎、肠道息肉)、肝胆疾病(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息肉、黄疸)、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盂肾炎等)、顽固性失眠、头痛(偏正头痛、头风、外伤性头痛)、结石及各系统肿瘤调治等。

妇科: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妊娠病(妊娠恶阻、妊娠外感、妊娠高血压、高血糖、妊娠便秘、尿潴留等)、崩漏、妇科炎症、产后病、乳腺病、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腺肌症及不孕症等。

儿科:感冒(反复性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腺炎、腹泻、虫症、小儿厌食症、遗尿、多汗症、湿疹、水痘、小儿多动症等。

男科:遗精、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阴囊湿疹、生殖器疱疹等。

五官科:牙痛、口腔炎、鼻炎、咽喉炎、结膜炎、飞蚊症、中耳炎、耳鸣耳聋等。

皮肤科:皮炎、湿疹、黄褐斑、青春痘、带状疱疹、荨麻疹、白癜风、脱发、肥胖症等。

骨伤科: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膝关节炎、痛风、腰扭伤、股骨头坏死、神经痛、落枕、滑膜炎、筋膜炎、肩关节周围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及各种痛症等。

坐诊时间:周二至周日坐诊,8:30~18:00坐诊

坐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g/9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