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中药神通广大的鬼针草
今天是天空与您相伴的
倒刺粘人双箭股,横悬向我一枝丫
高擎瘦果对风笑,草本天生妙药夸
你认识“鬼针草”吗?
近日空降兵某部食堂惊现一种新菜品
鬼针草汤
口味微苦
这个新鲜玩意
勾起了官兵们的好奇心
原来是由于近期驻地阴雨连绵
官兵们利用休息时间
修剪枝繁叶茂的草木
在清理过程中
官兵们在草堆里
发现了未成熟的“鬼针草”
对大部分人而言
恐怕都有过与鬼针草“打交道”的经历
比如鬼针草瘦果顶端
长有倒刺毛的芒刺
每当动物或人经过鬼针草的身边
其瘦果便能神不知鬼不觉的
粘在动物或人的身上
鬼针草也因此得名
但是
鬼针草也不像名字听起来那么恐怖
是一种中草药
有清热解毒、散瘀活血、消痈之功
询问了该部医生后
官兵们在清理的同时
便开始了鬼针草的采摘
这有一颗、那有一片
官兵们开心的拿着小袋四处搜寻着
不一会便收集的“盆满钵满”
炊事班的同志们更是直接上家伙动手
中午便让官兵尝到了
自己采摘的“鬼针草汤”
鬼针草,最早记载于《本草拾遗》01别名三叶鬼针草、鬼黄花、虾钳草、粘人草、一包针。
02来源为菊科植物鬼针草BidenspilosaLinn.的全草。
03识别要点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钝四棱形,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疏的柔毛。茎下部叶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开花前枯萎,中部叶三出,小叶3枚,很少为具5(-7)小叶的羽状复叶,顶生小叶较大,长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边缘有锯齿。头状花序单生;无舌状花,全为管状花。瘦果黑色,条形,略扁,具棱,顶端芒刺3-4枚,具倒刺毛,花果期3~12月。
04生境分布多生于荒野、山坡、路旁、村旁。全市各地均有分布。
05采收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鲜用或晒干。
06药性味甘、微苦,性微凉。
07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08主治感冒,中暑,扁桃体炎,咽喉肿痛,肝炎,痢疾,肠痈,肠炎,高血压,小儿疳积,跌打扭伤,痔疮,蛇虫咬伤。
鬼针草虽然很普遍,一般不懂它价值也通常将它当成杂草处理。但是在中医里鬼针草却是一味不折不扣的珍贵中药材,并且鬼针草的药用历史也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唐代。中医认为鬼针草味苦、性微寒,拿来入药对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都有不错的作用。在唐代《本草拾遗》中就有记载:“鬼针草主蛇及蜘蛛咬,杵碎敷之,亦杵绞汁服”。另外在《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中也有记载:“鬼针草治痢疾,咽喉肿痛,噎膈反胃,贲门痉挛及食道扩张等症,有解毒,止泻,解热功效”。除此之外在《福建民间草药》、《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江苏省植物药材志》、《杭州药用植物志》、《全国中草药汇编》、《浙江药用植物志》等诸多民间草志中均有记载鬼针草这种植物。从临床运用实践来看
鬼针草药性平和
凉不至过寒
泻不至伤正
且药源广泛,安全廉价
实为一味不可多得的疗疾良药
官兵们纷纷表示
通过此次采摘鬼针草
了解了该草药的采摘、功效以及用法
鬼针草其貌不扬,看似渺小,却有那么多功效
新时代的我们,必将努力提升专业素养
像“螺丝钉”一样扎根战位
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在强军征程上书写新的伟大荣光
该单位也表示
此次活动
不仅提升了官兵学习中草药了解中草药的热情
让官兵拥有辨别基本中草药的能力
日后将会立足实战向官兵们科普中医药知识
为下一步实战化训练
利用附近的中草药进行紧急救护打下坚实基础
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新时代空降尖兵
本期栏目监制李子波执行编辑
席伟责任编辑
牟泓作者
奠雅洁罗坤翟亚庆赵燕秀校对
尹涵投稿邮箱
kjb-oursky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zn/14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