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艾叶的民间偏方妙用,值得收藏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半斤成熟的艾草(没有成熟的艾草不能使用,因为它的药力不够)放置在盆子里,在房子里点燃,把窗户关起来,这样才能起到熏的作用。在熏的时候,一定要烟熏,不能是明火,因为实验证明,烟熏杀菌的效果比明火要好得多。烟熏的时候人要离开房子,因为艾草有大量的挥发油,挥发油是艾草杀菌的重要成分,但它有轻毒性,容易引起皮肤粘膜潮红,使人的中枢神经兴奋,一般应该离开房子半个小时就不会中毒。艾叶浴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艾叶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效.。
使用方法: 可内服,可烟熏,可外洗。 止血宜炒炭用;理气血宜生用
经常用艾叶来泡脚。挺不错的。在药理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 平喘 镇咳 祛痰 抗过敏 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艾叶产生的烟有防病,避邪的作用,因为艾烟对多种致病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 温经 止血 安胎 护肝利胆等作用.艾叶还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艾叶的“本草”记载
《名医别录》:味苦,微温,无毒。主炙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又,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药性论》:使。能止崩血,安胎,止腹痛,醋煎作煎,治癣,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煎叶,主吐血。炒艾作馄饨,吞三、五枚。以饭压之良。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又捣末和干姜末为丸,一服三十丸,饭压,日再服,治一切冷气,鬼邪毒气,最去恶气。
《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人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艾叶的现代药理研究
1、艾叶能抑制松弛的豚鼠平滑肌。经对艾叶油平喘有效成分系统药理学研究表明,单萜类、倍半萜类的化学结构均与其平喘作用有关。2、艾叶油0.25~0.5mg/kg灌胃或腹腔注射,均有明显镇咳作用。3、艾叶油具有祛痰作用。4、艾叶油具有利胆作用。2%吐温将艾叶油制成混悬液(每毫升含艾叶油25微升),可使大鼠胆汁流量增加(剂量0.8ml/g和0.3ml/g)。5、艾叶油对离体蟾蜍心和兔心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异丙肾上腺素的强心作用。6、艾叶油腹腔注射,对兔有镇静作用。艾叶油无镇痛作用,对正常体温亦无影响。7、艾叶具有止血作用,不同炮制品的凝血时间不同。8、艾叶油具有抗过敏作用。9体外实验证明,艾叶油对球菌和大多数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艾叶熏烟对细菌和真菌亦有明显抗菌作用,用于空气消毒,可使菌落减少95%~99.8%。10、艾叶油灌胃,能增加小鼠炎症渗出细胞的吞噬能力。
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治疗各种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可用艾叶油胶丸,每次2丸,每日3次,10日为1个疗程,可连服2-4个疗程,对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有很好疗效。亦可用鲜艾叶0g,洗净切碎,放入ml水中浸泡4-6小时,煎煮过滤约浓缩为ml。每次服40ml,每日3次,对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气喘、肢冷、舌淡者,能有效缓解症状。
菌痢:20%艾叶煎剂,每日服4次,每次40ml,和其他药配合,能起到有效杀菌作用。
臁疮:将艾叶洗净,晒干或烘干,研粉。疮面洗净后,将艾叶粉薄薄一层撒在疮面上。也可用生茶油调粉外搽,并用纱布盖好固定。每日1次,有收敛生肌作用。
黄水疮:陈艾叶50g,带壳杏仁30g。先将艾叶加水ml,浸泡1小时左右,用汁液浸洗患部,再将带壳杏仁放入文火中烧至壳黑,取出杏仁,捣成霜状,涂抹患处,每日3-4次。
鼻炎:艾叶油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2丸,40天为1个疗程。艾叶对癌症亦有一定的疗效。
2.治疗月经不调
经期延长:白术、当归、茯神、炒枣仁、桂圆肉、乌贼骨各10g,远志、甘草、木香、艾叶炭、棕榈炭各6g,黄芪15g,人参3g,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对气虚型经期延长疗效佳良。
不孕症:用艾叶与其它药物配合制成食疗药膳,治疗因脾肾阳虚所致的不孕症,有较好疗效。用法:取鹌鹑2只,去毛和内脏,阿胶、菟丝子、鹿角胶各15g,人参、川芎各10g,艾叶30g。先将菟丝子、艾叶、川芎、人参水煎去渣取汁ml,后将鹌鹑和药汁放蒸碗内,隔水炖烂熟,趁热兑入阿胶、鹿角胶吃肉喝汤。
3.针灸
面瘫:将干艾叶搓成花生米大的绒团,取2分硬币大生姜8片,用针在姜片中心穿孔数个,上置艾柱,先灸下关穴,然后由下关至颊车穴反复移动。移动时姜片不能离开皮肤每片隔姜灸3壮为宜。灸之皮肤温润红热,患者能忍耐为宜。每日灸1次,7日为1个疗程(口歪斜向左侧,则灸右侧;反之,灸左侧)。
减肥:操作方法,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分别靠近关元、丰隆两穴位,熏穴10分钟左右,至局部发红为止。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3~5个疗程能起到有效的减肥效果。
4.其他
艾叶浴: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沐浴。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对毛囊炎、湿疹有一定的疗程。
室内消毒:取艾叶、苍术、雄黄各10g,在室内闭门窗烧烟熏消毒,能起到预防流行性脑膜炎、流感等作用。
艾叶虽然用途广泛,但应注意也有其副作用,对消化道及皮肤有一定刺激性。大量服用可引起中毒,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一系列中毒症状。
生艾叶可食用;将洗净晒干的艾叶装入枕头里,睡在上面柔软舒适,其芳香的气味会很快将人们带入甜甜的梦乡。
艾草叶的副作用:长期大量使用艾草叶,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神经会有抑制。
以下几款艾草食用方法:
母鸡艾根汤
组成:鸡1只,艾根50克。用法:将鸡洗净,切块,同艾根一起煮炖汤,分2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怀孕食用可安胎,一星期服用一二次。作用:补气,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中暑头痛。功效:降压、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护肝利胆、解热镇静、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粉肠艾根汤
1猪小肠一斤,买回后用醋和淀粉清洗,去除臭味。2.切成1.5公分的小段。3.锅内放入、姜、盐,放入小肠段,煮沸,约5分钟。去除小肠内的油。4.取出小肠,控净水。5.艾根50克,加水煮汤20分钟,取出浓汁,放入小肠。6.高压锅炖焖20分钟,即成,加盐10克、味精8克,用来下饭,绝对美味。功效: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痛,止血、怀孕食用可安胎作用。常喝艾根汤,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生艾叶炒饭:
组成:生艾叶克六两做成熟饭。3碗(二人量)1、锅热油少许,生艾叶下锅,加盐加水少许,炒香.2倒入熟饭,翻炒几下,翻炒均匀,随后加适量盐或酱油、味精——出锅。即成特殊香味,芳香扑鼻的艾叶炒饭。春天艾叶叶嫩.艾叶要切碎,越碎炒饭越香,常吃.。功效:降压、中暑头痛、腹痛,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艾草,自古在民间即有食用、袪风邪等用途,端午节有些岭南人士,除了会以糯米掺艾草制成艾粄等应节食品之外,还有人将艾草、茅草、抹草、柳枝、桃枝等药草悬挂门口,当作避邪之物。
艾最大功效为袪湿散寒、止血止痛,另外还有温血活血、健胃强壮等功效。
艾草主治吐血,对于直肠出血、子宫出血、月经失调、经闭、少女痿黄症、虚寒阴冷、贫血等妇科病极佳,为妇科良药。
因具有袪寒湿功能,可治关节痛、神经痛、头风头痛、腰骨酸痛和胸痛等痛症,还可治下痢、胃溃疡、盲肠炎、除腹水、止冷痢吐泻,亦可配合其它治癌药草,治疗甲状腺癌和鼻咽癌等。
治妇女产后血崩,以海金沙、凤尾草、茅根、球蕨、侧柏等煎汤后,将药汤加入艾心叶、益母草、竹叶菜、丝瓜、水芹菜、和藕粉一同绞汁,具特效。
治胃溃疡,以艾心叶、紫茉莉、木瓜等作精力汤,数日内见奇效。
艾叶平时可用来煎蛋或煮蛋吃,对于久年头痛、神经痛、腰酸背痛、崩漏下血诸症,具有极佳食疗效果,且同时为温补药膳食品,可醒胃,为虚冷者的长效性威而刚。
艾草更是自古以来艾灸袪风行血的唯一良药,不过治疗癌症时,必须与半枝莲、蒲公英等治癌圣药合用,才有实效。
艾草煮鸡蛋材料:鮮艾葉20克(端午期間街市生草藥舖見售,如找不到鮮貨可用乾品代替,分量減至10克左右)、雞蛋兩個、紅片糖25克。
製作:將艾葉洗淨,放入鍋內,加水0毫升,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25分鐘,停火,過濾,收取藥液,備用;紅糖切成屑;雞蛋煮熟、去皮。將熟雞蛋放入鍋內,加入艾葉藥液和紅糖,置武火燒沸,再用文火煮8分鐘即成。功效:溫經止痛,散寒止血。適用於痛經,崩漏,胎動不安,腹中冷痛,皮膚瘙癢等症。
艾草是具有特殊气味的植物,所以驱虫的效果是相当好的,而且属性辛温,能净化空气,有芳香通窍的作用,常闻能令人头脑清晰、聪耳明目,甚至还有预防感冒的功效。
由于艾草辛温的属性,适合用来活络通经,因此,在中医上经常以艾叶或艾条来做针灸或草薰,吸进体内的艾草味道,可通畅全身的气血,让血液循环变得更好。而一个人的气血通行无阻,免疫力自然提升,即可远离“邪气”如感冒、病毒。艾叶,性微温、味苦、无毒、有香味,如拿艾叶炖鸡或猪肉,则有治妇科病作用。不过,在中医上,艾草适用于寒性疾病者如手脚易冰冷等,不适合体质易上火的人使用,比方说,经常口干、口苦、脸热、便秘、痔疮等都不宜,以免病情加剧。
熏艾法可以减少过敏源
艾叶燃烧的烟对引起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细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艾叶烟熏,可以在室内形成空气药分子膜层,而悬挂的艾叶其挥发性物质的挥发,在人体周围空气中也能形成天然消毒气幕,经呼吸系统侵犯人体的细菌、病毒最易蓄积于鼻窦腔与咽喉,艾草中天然杀菌、抗病毒成分可于鼻窦腔、喉头与气管中形成“药膜”,大量积聚抗体,达到灭菌、杀毒、防止染病的效果,故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的确有预防过敏的作用。艾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苦、辛、湿,能散寒,有治疗湿疹瘙痒的作用。
在湿疹的早期,皮肤只有潮红、丘疹,并伴有瘙痒时,使用艾草浴对治疗早期湿疹或皮肤瘙痒有较好效果。如果病情较重,已是急性湿疹时,皮肤除了丘疹、潮红外,出现大量水疱且水疱破溃,有点状糜烂、渗出,这时就不宜泡艾草浴。因皮肤破溃易引起感染,要及时找皮肤科医生治疗,如:口服抗组胺药物、口服6一氨基已酸、注射钙剂、胸腺因子D等治疗以缩短病程,早日康复。
在亚急性湿疹后期或慢性湿疹时(除医生治疗外),也可适当用艾草浴有助病情恢复。
秋季防过敏艾草发挥大作用
秋冬季身体和脸上皮肤格外容易过敏,皮肤还常常干燥搔痒,有一款传统又及简便的小秘方也许可以帮助你:
材料新鲜或干艾草剪刀中药袋(洗衣网袋可代替)步骤体验1、将买来的新鲜艾草洗净。注意艾草的边缘很割手,清洗时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要被割伤。2、将洗净的艾草剪成适当长度的小段。3、将剪好的艾草段放进事先准备好的中药袋中。如果家中没有中药无纺袋,也可以用洗衣服的网袋装,但注意网袋的网洞不可以太大,否则,漏在浴缸中很难清理。4、将装好艾草的中药袋放进放入温水的浴缸中,用手好好地搓揉布袋。几分钟后水就会变成绿色,这时艾草的香味也会随着水蒸气散发出来,十分好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zn/10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