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中药常用中药系列简介黄芪
点击“医院美容皮肤科”,咨询皮肤、美容问题
黄芪
huangqi
黄芪又名黄耆(huangqi)、戴糁(daishen)等,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形态特征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高50~cm。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表面有白色绒毛。
功效与主治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其味甘,性微温,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之功效。
黄芪与党参、白术等配伍,适用于脾气不足证之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等。与白术、防风配伍,治疗气虚自汗等。与人参、当归、升麻、白芷等配伍,治疗疮疡所见气血亏虚、难愈者。
用法与用量
水煎服,9~30g。黄芪用蜜炙后,能增强其益气补中作用。
注意事项
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均须慎用。
古代传说
清朝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糁。他善于针灸,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来,由于救坠崖儿童而身亡。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敬称之为“黄耆”(即面肌淡黄的长者)。巧合的是,戴糁去世后,其墓旁生长了一种具有补中益气作用的中药,为了纪念这位老人,人们将这种中药称为“黄耆”或“黄芪”。
美容皮肤科验方
参芪大枣粥:党参20g,黄芪15g,大枣10枚,大米g。适用于脾虚气弱所致面色萎黄、体倦乏力者。
做法:先水煎党参、黄芪。慢火煮40分钟后,去药渣留汁,入大米、大枣共煮成粥即可。每日1剂,分1~2次服食,7天为1疗程。
参考资料:《中药学》、百度百科等。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zl/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