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了解一味中药牡丹皮
mu
牡
dan
丹
pi
皮
牡丹皮,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四川、河南、山东等地。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淤、退虚热等功效。牡丹皮和牡丹酚的毒性小。
01
植物属性
多年生落叶小灌木,高1~1.5米。根茎肥厚。枝短而粗壮。叶互生,通常为2回3出复叶;柄长6~10厘米;小叶卵形或广卵形,顶生小叶片通常为3裂,侧生小叶亦有呈掌状3裂者,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略带白色,中脉上疏生白色长毛。花单生于枝端,大形;萼片5,覆瓦状排列,绿色;花瓣5片或多数,一般栽培品种,多为重瓣花,变异很大,通常为倒卵形,顶端有缺刻,玫瑰色,红、紫、白色均有;雄蕊多数,花丝红色,花药黄色;雌蕊2~5枚,绿色,密生短毛,花柱短,柱头叶状;花盘杯状。果实为2~5个蓇葖的聚生果,卵圆形,绿色,被褐色短毛。花期5~7月。果期7~8月。生于向阳及土壤肥沃的地方,常栽培于庭园。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02
中药属性
基本信息
中药名:牡丹皮
别名:牡丹根皮、丹皮、丹根。
拼音mudanpi
英文名TreePeonyBark,CORTEXMOUTAN
原植物PaeoniasuffruticosaAndr.
药用部位植物的根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凉血药;利水药;去湿药。[1]
附注植物描述,详见词条:牡丹
形态: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cm,直径0.5--1.2cm,厚0.1--0.4cm
外表面:原丹皮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刮丹皮粉红色或淡红色
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系针柱状牡丹酚结晶),俗称“亮银星”
质地:质硬而脆,易折断
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纹理不明显
气味:气芳香,味微苦而涩,有麻舌感
03
药理药性
入药部分
牡丹采挖后,刮取根皮,晒干入药。
性味归经
⑴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
⑴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主治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用药禁忌
1.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
2.《本经逢原》: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不无根脚散阔之虑。
3.《得配本草》: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
4.《本草经集注》:畏菟丝子。
5.《古今录验方》:忌胡荽。
6.《唐本草》:畏贝母、大黄。
7.《日华子本草》:忌蒜。
每周一话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zl/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