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中草药半枝莲,您见过这种
半枝莲,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半枝莲全草入药,生长田边湿地,分布南方多省。茎四方的,表面暗紫色或绿色,个头不高;叶子对生,茎下部的叶有短柄,而顶端叶无柄;叶片卵形、三角状或细长;花2朵并生,唇形蓝紫色;排成一排,开在茎枝一侧,而得名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半枝莲(Barbedskullcap;Scutellariabarbata),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和半边莲一样,也爱生长在田边湿地,南方多省可见,华北亦可见,分布广泛。
唇形科的半枝莲茎也是四方的,表面暗紫色或绿色。
上边两图,给人留下半枝莲貌似很高的错觉,其实半枝莲很矮,有了参照您就知道它大概多高了。
半枝莲的叶子对生,茎下部的叶有短柄,而顶端的叶近于无柄。叶片有的卵形、有的三角状、有的细长;叶片两边或光滑、或有钝齿。
半枝莲的花开在茎枝上部的叶腋处,每个叶腋都开花,花开在茎的一侧,排成一排,非常整齐。由于它的花只开在一侧,所以得名半枝莲。
半枝莲的花都是2朵并生,花像个小喇叭,喇叭口呈上下二唇,花冠蓝紫色。
半枝莲的果实扁扁的,浅棕色,也是一对一对出现。
半枝莲的全草入药,夏秋茎叶茂盛时采挖,饮片看到的就是这些暗棕色带绿色的茎,掺杂着破碎的叶子。
半枝莲的药用价值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半枝莲入药历史也比较短,也不算是传统中草药,古书少见,以民间应用居多,记录在地方本草志中,年被《中国药典》收录。半枝莲也能治疗蛇毒,常常与半边莲混淆。至于半枝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作用,请您参照昨天的半边莲阅读(回复查看)。
半枝莲还具有散瘀止血的作用,用于跌打损伤等,也用于多种出血症,用来止血。半枝莲疗伤,还被人称为“韩信草”,其实是一种误称,因为韩信草另有别物。半枝莲是唇形科植物,同属草药还有黄芩,黄芩除解毒之外,也有止血作用,如果两药互参,便能增强记忆;唇形植物还有丹参,主要功效就是散瘀。看来学点植物学很有助于理解草药功效。
半枝莲的应用方法
半枝莲与半边莲
半枝莲三字最早出现在明朝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中。《外科正宗》记载了一个方子,叫做七星剑:半枝莲、野菊、苍耳、豨莶草、紫花地丁、麻黄、草河车,七味草药治疗疮疡病,与五味消毒饮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被《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转载。该书中还记载蛇毒咬伤用半枝莲内服外敷。
《外科正宗》:蛇毒伤人,……内用半枝莲捣烂取汁二两,热酒四两和汁服之,盖汗为效,仍用渣敷伤处亦妙。《疡医大全》:蛇伤门主方:半边莲捣烂,取汁二两,热酒四两,和汁服取汗,渣敷更妙。
清朝乾隆年间顾世澄的《疡医大全》集外科书之大全,从上文可知《疡医大全》治疗蛇伤药方,引自《外科正宗》,不过所用药物从半枝莲变成了半边莲。其实《疡医大全》也有多次提到半枝莲,书中专门解释了半枝莲为何物。《疡医大全》:半枝莲,柔细茸草,三月间生田埂上,近水边寻之可得,开红花俨然半边莲花,四五月草深难觅。此草解热清火,消肿散毒,最为快捷方式,宜多多采取。
读过昨天的半边莲,您肯定对那个粉红色半拉小花儿还有很深印象吧,“开红花俨然半边莲花”,分明说的就是半边莲。据此可以推断,明清时期常常将半枝莲与半边莲混淆,而外科古籍中所说的半枝莲可能是半边莲。《本草纲目拾遗》:鼠牙半支:百草镜载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此为第一。百草镜∶鼠牙半支二月发苗,茎白,其叶三瓣一聚,层积蔓生,花后即枯,四月开花黄色,如瓦松。性寒,消痈肿,治湿郁水肿。治诸毒及汤烙伤疔痈等症,虫蛇螫咬。蒋仪药镜拾遗赋∶半枝莲解蛇伤之仙草。
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在“鼠牙半支”下,也提到了半枝莲,书中引用《百草镜》的论述,但根据其中的植物描述,判断可能是景天科植物垂盆草,不是现在的半枝莲。书中还引用了蒋仪的《药镜》:“半枝莲解蛇伤之仙草。”但蒋仪《药镜》所说治疗蛇伤的半枝莲无法知晓为何物,可能也是唇盆草,也不排除就是半边莲。半枝莲与半边莲虽然长相差别很大,开花明显不同,但由于二者都是水湿地生长,没开花前都是个头不高的小草,都能治疗毒蛇咬伤,所以才被混淆。也不排除因半枝莲被拿来当半边莲用,才被赋予了半边莲的功效,而实际应用中,人们发现半枝莲确实也有治疗蛇毒的作用,才将半枝莲单独提出,当作一种新的草药来用。(这些都是小永瞎猜,别太较真)
半枝莲与韩信草
韩信草也是唇形科植物,治疗跌打损伤,也能治疗疮疡肿痛,是民间常用疗伤草药,传说韩信行兵打仗用它给士兵疗伤而得名。韩信草和半枝莲长得很像,不过韩信草多长在路边,叶子是心形的,很圆,与半枝莲叶子明显不同。
半枝莲因为叶子较窄,所以又被称为窄叶韩信草,或被称为小韩信草、水韩信。由于半枝莲与韩信草长相非常相似,民间常常将二者混淆,所以也不排除半枝莲“散瘀止血”的功效从韩信草得来。(这也是小永瞎猜,别太当真;上图左半枝莲、右韩信草)
半枝莲与黄芩
上边提到的黄芩也是唇形科植物,半枝莲和黄芩是同一种属的植物。其实半枝莲是唇形科黄亲属的植物,它和黄芩真的是近亲呢,所以长得也非常相似,半枝莲才有“溪边黄芩”的称呼。不过黄芩多生长在北方,而且个头也很高,二者容易区别。半枝莲入药部位是全草,而黄芩入药部分是根部。(下图左半枝莲,右黄芩)
半枝莲由于花儿两朵并开,又叫做并头草;由于花儿排成一排似牙刷,又叫做牙刷草。不同地域还有很多其它别名:紫连草、耳挖草、小耳挖草、金茶匙、方草儿、半向花、半面花、偏头草、四方草、赶山鞭、向天盏等。(韩信草和半枝莲也有很多共同的别名)
半枝莲除了上边的功效,现在常常用于治疗肿瘤,成了抗癌要药,至于为什么,明天和白花蛇舌草一起来说。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外科正宗》:蛇毒伤人,用雄黄末、兰叶捣汁,调敷肿上;内用半枝莲捣烂取汁二两,热酒四两和汁服之,盖汗为效,仍用渣敷伤处亦妙。又方随伤即用端午收采苍耳草末五钱,水煎一钟热服,盖汗即安;如无端午收采者,便用常日采取阴干,煎服一两,发汗亦效。
《疡医大全·蛇伤门》又方半边莲藤、叶,一名金钱草。用唾液揉洗,并敷咬处,立愈。(谚云∶有人识得半边莲,终朝可伴毒蛇眠。)
又方半边莲捣烂,取汁二两,热酒四两,和汁服取汗,渣敷更妙。
半枝莲(柔细茸草,三月间生田埂上,近水边寻之可得,开红花俨然半边莲花,四五月草深难觅。此草解热清火,消肿散毒,最为快捷方式,宜多多采取。)
《疡医大全·结毒门》又曰∶凡杨梅疮并结毒证,煎剂丸药内不可少海樱桃。(即千年矮,冬天结果子,南京栖霞山石缝中极多。)半枝莲亦不可少。
《疡医大全·胎毒门》胎毒门主方:秘方鲜半枝莲捣汁扫上,以渣煎汤洗,即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zl/7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