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诊疗之中药足浴及穴位按摩

中医特色诊疗之——中药足浴及穴位按摩

中药足浴是用中药煎煮以后取中药汁浴足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足浴方剂以一般活血化瘀为总治则,通过中药的药力、药液的热力和足浴器的振动按摩共同作用于足部,促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循环利于中药的局部吸收,从而改善机体的营养及神经功能;同时亦可避免中药的肝脏首过效应,消除中药对胃肠黏膜的刺激,使局部有效中药浓度得到提高。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人体的皮肤腠理均循经于脏腑,再通过脏腑输布于形体官窍和局部病灶部位。中药足浴通过中药泡洗、按摩刺激局部穴位及皮肤而改善脏腑功能。

足部包含有三百多穴位和六十七个反射区,是人体一个较大的全息胚,是人体完整的一个缩影。足底反射区包含有人体心、肝、脾、肾等全部脏器。按摩刺激足部相应的反射区和特定穴位,能激活脑干的网状系统,启动机体的调控机制,调节血糖。其次,在血循环中足部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机体的“第二心脏”,刺激足反射区和穴位,可扩张局部血管,加速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

我院内分泌科足浴基础方由红花、川芎、艾叶、细辛、刘寄奴、苍耳子、川牛膝等十多味中药组成,在此基础上辨证论治,寒凝者加附子,独活温通经脉;痛甚者加乳香、没药等活血止痛。通过汤剂的药物作用,水的温热作用,和足浴器的机械作用,刺激足部皮肤血管和神经,从而改善血液循环和周围神经功能。

常选择的按摩部位有: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涌泉、太冲穴等。足三里可通经活络、健脾益气;三阴交是足部三条阴经肝、脾、肾中的气血物质在此交会的穴,有健脾益血之功效。涌泉属足少阴肾经穴,是肾经之首穴,有滋肾益阴之功效。每天点按点揉足三里、阳陵泉、血海、太冲等穴,能够使气血调畅、经脉疏通,从而加快疾病的恢复。

适合中药足浴及穴位按摩的疾病:

大量研究报道,中药足浴及按摩对大多数疾病均有良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1.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痛等;

2.下肢血管病变:早期糖尿病足,早期轻度下肢静脉曲张

3.双下肢发凉、麻木、刺痛患者

4.各种慢性疾病:体质虚弱、畏寒怕冷患者

中药足浴及穴位按摩操作:

中药足浴:足浴前应排空二便,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15min~30min时长为宜。药液温度以37℃~40℃以下为宜,一日一次。10~14天为1个疗程。注意观察水温,防止烫伤。选择木桶或足浴器泡足,患足浴后注意擦干足部及趾间,并饮用mL温水一杯以助毒素排出。

穴位按摩:中药足部液泡洗后取舒适仰卧位,先用按摩乳适量涂抹小腿及足部,在足部胰腺、血糖代谢区等反射区用拇指各点按1min;在足部肾、膀胱等反射区用食指关节刮压各1分钟;肾俞、足三里、涌泉等穴用大拇指点按3min~5min,一日一次。另一种方法为双足涂润肤油,先双手一起握一只脚,用力向内挤压,同法再换另一脚;双手上下搓热整只足部,再按从下向上的方向按摩两小腿肌肉,整个按摩过程可配用拿法、打法及揉法等。整个按摩时间一般为20min~30min,每日1次,10~14天为1个疗程。

中药足浴注意事项:

严重心力衰竭、皮肤破损或感染者慎用中药足浴;精神高度紧张者、吃饭30min之内者不能立即足浴。足浴过程应注意有无出汗、头晕、心慌、皮肤过敏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生立即停止,如果有严重不良反应产生应立即就医。

穴位按摩注意事项:

按摩时注意个人卫生,按摩者修剪指甲,餐后1h内不宜按摩。按摩力度应柔和、均匀,防止用力过度造成损伤。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宜刺激足部性腺反射区。足底穴位按摩时要避开骨突起处,以防损伤骨膜。按摩后禁止用冷水洗足。

就医地点: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室

治疗地点:医院住院部1号楼23楼、24楼内分泌科研究型病房

联系方式:-、-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白癜风病看的好
白斑医院排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zl/190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