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西医middot肾病科带你识
《中国药典》记载: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主治: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用法用量:6~12g。
用药注意:1.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服。2.《本经逢原》:自汗多者勿用,为能走泄津液也。痘疹初起勿用,为其性专散血,不无根脚散阔之虑。3.《得配本草》:胃气虚寒,相火衰者,勿用。
主要化学成分:牡丹皮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主要含有酚及苷类成分、单萜及其苷类成分、三萜类成分、甾醇类成分、有机酸、黄酮类成分、香豆素类成分等类型,此外还含有大量的多糖及挥发油。以丹皮酚、芍药苷、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牡丹皮苷C、苯甲酰基氧化芍药苷等成分含量较高,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现代药理作用:牡丹皮提取物对中枢系统具有镇静、催眠、镇痛的作用,还能降压、抗菌、解热作用。牡丹皮的提取物有抑制血小板的功效,还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具有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另外,牡丹皮提取物还能保护胃黏膜,防止胃溃疡发生。
性味:苦;淡;平。
归经:肝经。
功效:活血调经。
主治: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用法用量:3~6g。
用举例
古方运
1、《圣济总录》牡丹汤:治伤寒热毒发疮。方中牡丹皮清热凉血,治温毒发斑。
2、《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主治热入血分证,热扰心神,身热谵语等。方中丹皮凉血散瘀,凉血止血而不留瘀血。
3、《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丹皮凉血清热,活血散瘀。
4、《小儿药证直诀》六味地黄丸: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牡丹皮清泄相火。
5、《瘟病条辨》青蒿鳖甲汤:主治瘟病后期,邪伏阴分证。方中佐以牡丹皮辛苦性凉,泻阴中之伏火,使火退而阴升。
6、《伤寒杂病论》八味肾气丸:用于肾阳不足,腰痛膝软,消渴水肿。牡丹皮清泄相火。
膳推荐
食疗药
1、三花调经粥材料:牡丹花9克,玫瑰花9克,红花3克,粳米50克。
做法:将牡丹花、玫瑰花、红花、粳米加入清水适量,熬粥食用。
功效:活血化瘀。用于痛经、经行腹痛属血瘀者。
2、丹皮山药瘦肉汤材料:牡丹皮、黄柏各9克、鲜山药30克,猪瘦肉50克,盐适量。
做法:牡丹皮、黄柏洗净,山药洗净去皮切块,与猪瘦肉一起炖煮,炖至肉烂熟,去渣,加盐调味,喝汤食肉。
功效:清热凉血。用于阴虚内热,潮热盗汗等。
烹调注意
牡丹皮与大蒜、香菜不宜同用:大蒜辛温有臭,香菜辛温香窜,牡丹皮苦辛微寒,性味反之,药性也相反。所以在服用含牡丹皮的中药时不能吃大蒜和香菜。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内容撰写:任飞
指导审阅:林钐
图文编辑:严梦婷
往期文章
带你识中药——莲子
肾病患者适合吃低钠盐吗?
医生,得了肾病,我还可以养阿猫阿狗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xg/8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