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子历代本草汇言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www.znlvye.com/

沙苑子

沙苑子(潼蒺藜,蔓黄芩,夏黄草,沙苑蒺藜,同州白蒺藜,沙苑白蒺藜,沙苑蒺藜子)

沙苑子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主产于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地。原植物生于山野、沟边及荒地。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怕高温、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功效补肾固精、养肝明目。临床用名有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盐制沙苑子。

沙苑子:一种黄耆名蒺藜,一个豆荚两行籽

《本草衍义》:蒺藜

内容:蒺藜有两等∶一等杜蒺藜,即今之道旁布地而生,或生墙上,有小黄花,结芒刺,此正是墙有茨者。花收摘荫干,为末,每服三二钱,饭后以温酒调服,治白癜风。又一种白蒺藜,出同州沙苑牧马处。黄紫花,作荚,结子如羊内肾。补肾药,今人多用。风家惟用刺蒺藜。

《景岳全书》:沙苑蒺藜性亦大同。若用固精补肾,止遗沥尿血,缩小便,止烦渴,去燥热,则亦可用此。

《雷公炮制药性解》:白蒺藜子

内容:味苦辛,性温无毒,入肺肝肾三经。主恶血块,症结喉痹,产难乳闭,小儿头疮,皮肤风痒,头痛,咳逆肺痿,除烦下气,明眼目,去燥热,疗肿毒,止遗泄。其叶可作浴汤治风,杵去刺,酒蒸炒用,乌头为使。沙苑蒺藜,主补肾添精,强阴种子。

按∶蒺藜利血,宜入肝经,下气宜入肺经,恶血等证,皆二经病也,故俱主之。其所以入肾者,因肺为之母,肝为之子,未有子母俱利,而肾不受其益者,故能止遗泄。产沙苑者,诚续嗣神丹,而本草不言,惜哉。

雷公云∶凡使采得后拣了净蒸,从午至酉,出日晒干舂,令皮上刺尽,用酒拌再蒸,一二时用。

《本草乘雅半偈》:蒺藜

内容:(本经上品)

苦温,无毒。

主恶血,破症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

曰∶出冯翌平泽,所在亦有,长安最饶。喜生道旁,春时布地,蔓生细叶;入夏作碎小黄花;秋深结实,状似菱米,三角四刺,实有仁也。同州沙苑一种,生牧马草地上,亦作蔓生,茎间密布细刺,叶如初生皂荚叶,整齐可爱,开花作荚,长寸许,内子如麻,碧绿色,状似羊肾,嚼之若新茶香,顷则转作豆腥气。隔纸焙炒,色香胜茗;微火煎煮,津液不竭者乃真也。修事,刺蒺藜,拣净蒸之,从午至酉,日干,木臼舂令刺尽,再用酒拌蒸,从午至酉,日干。用沙蒺藜,或熬膏,或酥炙,发香,研作末用;刺蒺藜、乌头为之使。

先人云∶刺蒺藜,成熟于秋,而外刺坚劲,得金之坚固气,为肝之用药明矣。然肝虽有藏血之体,而血非可留之物。留则不虚灵而污恶,斯致疾矣。蒺疾也,梨利也。其性宣行快便,故治积聚乳难诸证。沙苑者茎有密刺,结实成荚,嚼之作新茶香,不无分别。取象补肾,功力不相近也。

曰∶蒺之言疾,梨之言利。不唯具从革之金用,亦秉炎上之火用矣。何也?锐利者金之用,迅疾者火之用。故兼火之气与味,金之色与形,为七方之奇之急,十剂之通之宣也。是主喉痹乳难,与症坚积聚;以及恶血之急闭,皆以柔乘刚,非所据而据之。匪此破敌,不易开通,以刚乘柔,有所据而据之矣。所谓急因急用,通因塞用者是也。更藉疾威,敷及下士,开发上焦,宣水谷味,熏肤充身泽毛,则肌肉长,百骸轻。其角锐利,用开盲瞽,特易易耳。李蕲阳以沙苑一种,附列本经之后,主治补肾之神藏,及肾之形藏,名虽同而形实异,功能亦迥别也。观其茎布密刺,而亦成熟于秋,秉坚金之体与用者。但刺蒺藜锐利显著,宣扬形藏之非所欲留;沙蒺藜锐利敛藏,宣摄藏形之应所欲守为别异耳。(急闭两字要着眼,喉痹乳难,生死在呼吸间,岂容少待。)

《本草易读》:蒺藜

内容:酒蒸炒去刺。乌头为使。

辛,苦,微温,无毒。补肾益精,祛风明目。治诸风疡,身体瘙痒之疾,疗诸结症积,喉痹乳闭之。止遗尿泄精,并止溺血带下,解头痛咳逆,并解肺痿奔豚。平痈肿而消阴,医痔漏而杀蛔虫,却吐脓而平燥热,去胸满而治腰痛。有催生坠胎之能,擅长肉生肌之功。有二种∶一种杜蒺藜,即今道旁布地而生者,开小黄花,结芒刺。一种白蒺藜,出同州沙苑牧马处,子无刺,今补肾药多用之。而风家惟用刺蒺藜也。

一切积聚,蜜丸酒下。(验方第一。)

心痛吐水,末服。(第二。)

牙动痛,或因打动,五钱为末,浆水半盅,入少盐温漱,甚效,或以根烧灰贴牙,即固也。(第三。)

齿牙出血动摇,为末常掺。(第四。)

打动牙痛。同上。(第五。)

面上瘢痕,同山栀末醋合,夜敷旦洗。(第六。)

白癜风,每末下二钱。(第七。)

催生下胞,同贝母末服,以下为度。(第八。)

月经不通,同当归末,每三钱。(第九。)

大便风秘,同皂角末服。(第十。)

通身浮肿,煎汤日洗。(十一。)

腰脊引痛,蜜丸酒下。(十二。)

补肝散,蒺藜(捣末)

每服一钱。治三十年失明。(诸方第一。)

不老丹

每末服一钱。发白变黑,绝谷长生。(第二。)

《本草崇原》:蒺藜

内容:气味苦温,无毒。主治恶血,破瘕症积聚,喉痹,乳难。久服长肌肉,明目,轻身。(蒺藜始出冯翌平泽或道旁,今西北地多有。春时布地,蔓生细叶,入夏做碎小黄花,秋深结实,状如菱米,三角四刺,其色黄白,实内有仁,此刺蒺藜也。《尔雅》名茨。《诗》言∶墙有茨者是也。又,同州沙苑一种,生于牧马草地上,亦蔓生布地,茎间密布细刺,七月开花黄紫色,九月结实作荚,长寸许,内子如脂麻,绿色,状如羊肾,味甘微腥,今人谓之沙苑蒺藜,即白蒺藜也。今市肆中以茨蒺藜为白蒺藜,白蒺藜为沙苑蒺藜,古今名称互异,从俗可也。)蒺藜子坚劲有刺,禀阳明之金气,气味苦温,则属于火。《经》云∶两火合并,故为阳明,是阳明禀火气而属金也。金能平木,故主治肝木所瘀之恶血,破肠胃郛郭之症瘕积聚,阴阳交结之喉痹,阳明胃土之乳难,皆以其禀锐利之质而攻伐之力也。久服则阳明土气盛,故长肌肉。金水相生,故明目。长肌肉,故轻身。

其沙苑蒺藜一种,生于沙地,形如羊肾,主补肾益精,治腰痛虚损,小便遗沥。所以然者,味甘带腥,禀阳明土金之气,土生金而金生水也。

《本草新编》:蒺藜子

内容:蒺藜子,味甘、辛,气温、微寒,无毒。沙苑者为上,白蒺藜次之,种类各异,而明目去风则一。但白蒺藜善破症结,而沙苑蒺藜则不能也。沙苑蒺藜善止遗精遗溺,治白带喉痹,消阴汗,而白蒺藜则不能也。今世专尚沙苑之种,弃白蒺藜不用,亦未知二种之各有功效也,余所以分别而并论之。

或问蒺藜能催生堕胎,而先生略之,岂着《本草》者误耶?夫蒺藜无毒之药,何能落胎,谓其催生,而性又不速。然则从前《本草》,何所据而言之耶。见白蒺藜之多刺耳。凡刺多者,必有碍于进取,留而不进则有之,未闻荆棘之中,反行之而甚速者也。是蒺藜既不能催生,又何能堕胎哉。且沙苑蒺藜,乃解火之味,凡妇人堕胎,半由于胎气之太热,古人谓黄芩能安胎者,正取其寒而能去火也。况蒺藜微寒,不同于黄芩之大冷,而性又兼补,且能止精之滑,安有止精涩味,而反堕胎者乎。此传闻者之误,不足信也。

或问蒺藜,以同州沙苑者为胜,近人以之治目,谓补而又明目也。先生又云与白蒺藜同为明目之药,岂同州者非补,而白蒺藜反补耶?(〔批〕贱近而贵远,世情大抵然也,岂独蒺藜哉。)曰∶二味各有功效,余上文已言之矣。而吾子又问,余更当畅谈之。沙苑蒺藜,补多而泻少;白蒺藜,泻多而补亦多。沙苑蒺藜补肝肾而明目,乃补虚火之目,而不可补实邪之目也,补实邪之目,则目转不明,而羞明生瘴之病来矣;白蒺藜补肝肾而明目,乃泻实邪之目。而又可补虚火之目也,补虚火之目,则目更光明,泻实邪之目则目更清爽。二者相较,用沙苑蒺藜以明目,反不若用白蒺藜之明目为佳,而无如近人之未知也。

《本草备要》:蒺藜子

内容:平补肝肾

苦温补肾,辛温泻肺气而散肝风,益精明目(肝以散为补,凡补肝药,皆能明目)。治虚劳腰痛,遗精带下,咳逆肺痿,乳闭症瘕,痔漏阴(音颓),肾、肝、肺三经之病,催生堕胎(刺蒺藜主恶血,故能破症下胎)。

沙苑蒺藜,绿色似肾(故补肾)。炒用(亦可代茶)。

刺蒺藜,三角有刺。去刺,酒拌蒸(风家宜刺蒺藜,补肾则沙苑者为优)。余功略同(瑞竹堂方∶齿牙打动者,蒺藜根烧灰敷之)。

《本经逢原》:沙苑蒺藜,产于潼关,得漠北之气,性降而补益肾,治腰痛,为泄精虚劳要药。最能固精,故聚精丸用此佐鳔胶,大有殊功。以之点汤代茶,亦甚甘美益人。但肾与膀胱偏热者禁用,以其性温助火也。

《本草从新》:沙苑蒺藜

内容:补肾固精。

苦温。补肾,强阴,益精明目。治虚劳腰痛。遗精带下。痔漏阴。性能固精。若阳道数举。媾精难出者。勿服。出潼关。状如肾子。带绿色。(今肆中所卖、俱是花草子、真者绝无。)炒用。(亦可代茶。)即益母草。通、行瘀血、生新血。

味辛。微苦微寒。入手足厥阴。(心包、肝。)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调经解毒。(瘀血去则经调。)治血风血晕。血痛血淋。胎漏产难。崩中带下。(带脉横于腰间、病生于此、故名为带、赤属血、白属气、气虚者、补中益气而兼升提、血虚者、养血滋阴而兼调气。)消疔肿乳痈。(亦取其散瘀解毒。)通二便。其性辛散滑利。全无补益。勿以其有益母之名而滥用之。瞳神散大者尤忌。(勒乳成痈、益母草为末、水调涂乳上、一宿自消、生捣亦得。)茺蔚子调经明目。(血滞病目者、则宜之。)活血顺气逐风。(血和则气行、血活则风散。)治心烦头痛。(血热所致。)胎产崩带。令人有子。(凡妇人血滞血热者、服之有子、时珍曰、益母根茎花叶实、皆可同用、若治疮肿、胎产、消水行血、则宜并用、若治血分风热、明目调经、用子为良、盖根茎花叶、专于行、子则行中有补也。)虽曰行中有补。终是滑利之品。非血滞血热者勿与。瞳神散大。均在忌例。微炒。忌铁。

翘摇

内容:即巢菜。宣、祛风热。

辛平。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止热疟。(唐德宗贞元广利方、煮汁服。)明耳目。活血平胃。长食不厌。甚益人。令人轻健。俗名花草。(苏东坡云∶菜之美者、蜀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谓之巢菜、又谓之元修菜、煮食蒸食、作菜作馅、俱佳。)花草子。活血明目。(易简方、为末、甘草汤服二钱、日三服。)今药肆中。以此伪充沙苑蒺藜。(此物辛利、沙苑蒺藜涩固、其性大不相同。)(编者加)

《得配本草》:沙苑蒺藜

内容:乌头为之使。

甘,温。入足少阴经气分。固肾水之泄,暖少阴之精。其能去燥热、治烦渴,疗尿血、止余沥,皆得精之固而并效也。得甘菊,除风热。入鱼胶,摄精髓。入补剂,炒熟。入凉药,生用。嚼之有豆气,大如芝麻,状如羊肾,带绿色者真。

《本草便读》:沙苑

内容:补肾固精。味苦多甘能摄下。益阴明目。性温滋水却生肝。(沙苑出陕西潼关等处。一名潼蒺藜。其形如豆。其色青绿。嚼之微有腥气。味甘带苦。其性微温。故为补肾之药。能治腰痛泄精等证。虽然力薄之品。而命门火炽。湿热淋浊等证。仍不可用。以其性温固摄也。)

《本草撮要》:

内容:味辛甘。入足少阴经。功专补肾。得鱼鳔能聚精气。得菊花明目。若阳道数举。媾精难出者勿服。炒用。

《本草害利》:沙苑蒺藜

〔害〕性能固精,若阳道数举,媾精难出者勿服,反成淋浊。

〔利〕甘温,补肾益肝,强阴益精,虚劳腰痛,遗精带下。

〔修治〕以酒拌蒸,或盐水炒用。今肆中所卖者,俱是花草子,真者绝无。出潼关,状如肾,子带绿色。

《本草分经》:苦,温。补肾强阴,固精明目。

《本草择要纲目》:蒺藜

苦温无毒。

明目轻身。咳逆肺痿诸风疡。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古方补肾治风。皆用白蒺藜。补肾益精。则用沙苑蒺藜。然究之其性宣通。久服不冷而无壅热。肾水自得其天。功用俱同一也。(白者炒研去茨用。沙苑者酒蒸晒干。)

《饮片新参》:潼蒺藜

形色:色紫黄光洁,子形扁小。

性味:微腥温润。

功能:补肝肾阴气,益精明目,治遗精带下。

分量:三钱至五钱。

用法:生用,或炒用包煎。

禁忌:目红肿痛,及相火旺遗精者忌用。

《中药大辞典》

为豆科植物扁茎黄芪或华黄芪的种子。秋末冬初,果实成熟而尚未开裂时连茎割下,晒干后打下种子,去净杂质,再晒干。

扁茎黄芪:生于山野。分布辽宁、吉林、河北、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等地。

华黄芪:生山坡、路旁、砂地、河边。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以及东北等地。

《中药大辞典》

沙苑子:拣去杂质,漂净泥沙,捞出,晒干。

盐沙苑子:取拣净的沙苑子,用盐水喷拌均匀,置锅内,文火微妙至于燥,取出放凉。(每沙苑子斤,用盐2斤,加适量开水化开澄清)

1.沙苑子具有提高机体的细胞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作用。

2.沙苑子能阻止组胺过量释放,有抗炎作用。

3.沙苑子有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的作用。

4.沙苑子有降低血压、减慢心率的作用。

5.沙苑子有明显镇痛、抗疲劳、耐寒和增加体重作用。可降低发热动物体温,并具有常压耐缺氧作用。

(整理、媒体/全思捷)

(校对/裴子凯)

▼点击查看药典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sc/9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