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佩兰
兰草含幽,少年时母亲打理的庭院里不时散发清冽迷惘的香。那股味道来自悠然如玉的花蕾,比起冬日腊梅,这味道更幽寂高远。想起当时的顽石性情,竟会留意到兰的芳香。一定是兰太美好了。
今日所谈佩兰,古时称为兰草,并非我少年时回忆里的兰。直至唐末五代,兰草和佩兰开始混用。屈原用于形容的芳草美人的“兰草”为佩兰,而后世文客喜爱尊重的“兰草”为现在常见的兰,由于两物都具有幽香和高洁品德,在时间流淌中不清不楚叫成了同一物。萱草认为,虽古之兰草和今之兰草物种不同。但“兰草”所代表的君子品格却一脉相传。也罢,同是美好芬芳,哪管他是这香还是那香。人们看中并延续这脉“香”,已是极好。
佩兰语出《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即指佩戴古兰在身上,这动作,也可作为佩兰命名的解释。古籍记载佩兰的别称很多,不尽相同,延用至今佩兰别名甚多。如兰草,水香,煎泽草,都梁香,大泽兰《雷公炮炙论》,兰泽《本草拾遗》,泽草,燕尾香,香水兰,泽兰《大观本草》,孩儿菊、千金草等。不用逐一列举,佩兰的别名里已经有兰泽、泽兰、大泽兰等字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佩兰和泽兰两味不同药材的混用。
《本草纲目》记载:“兰草、泽兰,一类两种也。具生水旁下湿处,二月宿根生苗成丛,紫茎素枝,赤节绿叶,叶对节生,有细齿,但以茎圆节长,而叶光有歧者为兰草;茎微方,节短而叶有毛者为泽兰??”佩兰来源于菊科植物佩兰EupatoriumfortuneiTurcz.的地上部分。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lucidusTurcz.vat.hirtusRegel和地瓜苗儿LycopuslucidusTurcz.干燥地上部分。佩兰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泽兰活血调经,祛瘀消痈,利水消肿。
佩兰呈圆柱形,有明显的节及纵棱线。质脆,断面髓部白色或中空。表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叶对生,绿褐色,两面光滑无毛,气芳香,味微苦。泽兰呈方柱形,四面均有浅纵沟,质脆,断面黄白色,髓部中空。表面黄绿色或带绿色。节处紫色明显;叶对生,上表面黑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有短毛;无臭,味淡。
佩兰化湿解暑,醒脾开胃。故多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症,头胀胸闷”等。除药用之外,佩兰古代的养身作用颇为有趣,古代的妇女使用佩兰与油混合成膏后,将其涂抹在头发上让头发润泽,以此达到洗发护发的功效。想一想,真像现在纯植物萃取的洗发露呀,自带馥郁芬芳。作为香草的一种,佩兰还可做药浴,屈原弟子宋玉在《神女赋》中亦说:“沐兰泽,含若芳。”恰如其分的描述了人们在洗完香草药汤后,神清气爽,荣光焕发的模样。
佩兰所记载的护发和药浴的用法并没有延用至今。真是可惜,萱草想追一追故风,若端起木盆,采撷芳草,行至溪边,女儿们,洗澡嬉戏可好?这药草,真清爽咧。
技术支持:金石草木
一个发布“有趣”“自然”中药消息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sc/9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