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速记中药材性状鉴定常用术语中药一
中药材种类繁多,来源广泛,很多执业药师考生对中药材的记忆甚为头疼,为此小编整理了一些中药材形状鉴定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珠疙瘩:指野山参稀疏参须上着生的瘤状突起,形似珍珠,习称“珍珠点”。
2)核艼:指人参芦头上生的不定根,形似“枣核”的艼为鉴定野山参特征之一。
3)雁脖芦:指野山参干枯而坚实、呈扭曲细长的芦头,形似雁脖,故称“雁脖芦”。
4)芦碗:指芦头上的圆形或半圆形的凹状根茎痕。如野生桔梗、人参等。
5)芦头:指根类药材顶端的短根茎:如南沙参、奶参等。
6)狮子盘头:指药材芦头膨大,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形如“狮子盘头”,党参等。
7)蚯蚓头:指药材根头部尖锤状,有密集横向环纹,形似“蚯蚓头”,如防风。
8)鹦哥嘴:指天麻(冬麻)一端有红棕色的芽茎残留,形状像“鹦哥嘴”。
9)点状环纹:指天麻全体具密环菌寄生形成的“点状环纹”。
10)肚脐眼:指天麻一端具圆盘状疤痕,似“肚脐眼”,故名。
11)观音座莲:指松贝平放能端正稳坐,似观音座上的莲花状,故名“观音座莲”。
12)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两鳞片大小悬殊,大鳞片呈心脏形,小鳞片镶嵌于大鳞片之中露出部分,似新月形,故称“怀中抱月”。
13)虎皮斑:指炉贝表面具深黄色斑点,形似“虎皮斑”状。
14)马牙状:指色白炉贝,形似“马牙”者。
15)玉带腰箍:指毛慈姑(杜鹃兰)假球茎中腰部具2~3条微突起的环带,俗称“玉带腰箍”。
16)扫帚头:指根类药材顶端具纤维状的毛,形似扫帚,如红柴胡、禹州漏芦等。
17)穿蓑衣:指藜芦的顶端残留有棕毛状维管束,形如蓑衣。故有藜芦“穿蓑衣”之谓。
18)戴斗笠:指禹州漏芦顶端具有许多丝状物(为叶柄维管束残存),故有“漏芦戴斗笠”之称。
19)鸡爪:指川连根茎多簇生成束状分支,形似鸡爪,故名“鸡爪黄连”。
20)过桥:指黄连根茎中间较细长光滑的茎杆,俗称“过桥”或“过江枝”。
21)龙头风尾:指用幼嫩铁皮石斛做成的“枫斗”,呈扭曲螺旋状,通常有2~4个旋纹,茎基残留短须的称“龙头”,茎梢较细的部分称“凤尾”,故称之为“龙头凤尾”。
长按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sc/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