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识一味中药柴胡

柴胡,在古籍中多称为茈胡,譬如《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茈胡,味苦,平。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一名地薰。生山谷。翻译为现代文意思是茈胡味苦性平。主治腹内肠胃有气积聚不散,能驱除寒热邪气,并能推陈出新。长期服用能使身体轻巧、眼睛明亮,增益精气。又叫做地薰。产于山中的深谷处。

柴胡植物

柴胡又成为红柴胡、南柴胡、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等。多年生草本。主根深长,少分枝。茎上部多分枝,略呈“之”字弯曲。叶互生,线形或狭线形,长7~17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具短芒,基部渐狭,有5~7条纵脉,具白色骨质边缘。复伞形花序多数,集成疏松圆锥花序;总苞片1~3,条形;伞幅3~8,弧曲;小总苞片5,狭披针形,紧贴小伞;花梗6~15;花黄色。双悬果宽椭圆形,长约2.5毫米,宽约2毫米,棱粗钝凸出。花期7~9月,果期8~10月。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主要产于主产于湖北、四川、安徽等地。

北柴胡花特写

柴胡在临床应用上,按照不同的炮制方式分为柴胡与醋柴胡。柴胡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茎,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即可;醋柴胡则取柴胡生片加米醋拌匀,闷润至透,置炒药锅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放凉。柴胡为不规则厚片,直径3~7mm,表面粗糙,淡黄色,纤维性;周边灰棕色或棕褐色,具纵向皱纹及支根痕,质坚硬,气微香,味微苦。醋柴胡,形如柴胡片,色泽较深,具醋气。

中药成品柴胡

柴胡味苦。归肝、胆经。具和解表里,疏肝升阳作用。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生柴胡的升散作用较强,多用于解表退热。醋炙制能缓和升散之性,增强疏肝止痛作用,多用于肝郁气滞的胁痛、腹痛及月经不调等。柴胡对升阳劫阴,阴虚阳浮者皆不相宜。在应用上,柴胡生用常与黄芩、半夏等同用,能增强和解、退热作用,可用于邪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胸胁苦闷,咽干,目眩者,如小柴胡汤;常与黄芪、人参、升麻等补脾益气药同用,具升阳益气作用,可用于脱肛、子宫脱垂及短气、倦乏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sc/129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