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煎熬中药是小技之溶剂水上

淘宝推广运营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1107/96043.html

煎熬中药的溶剂是中药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溶剂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析出、药物之间的协同、药力达到病变靶点,发挥不同治效力等都有重要作用。常用的中药溶媒剂有以下几种。

1.水

水是中药煎熬的最重要的溶剂,目前达到煎熬中药使用的95%以上。古代中医师对水在煎中药中的运用极为讲究,有详尽的分类和不同的功能描述。所以,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质不良,…则药亦无功…。”虽然有些说法太过穿凿附会,但水质的好坏会对药力产生不同效果则是不争的事实。

1.1天水

天水‘又称“无根水”、“上池水”。因为从天而降,没有接触地气,故名。无根水能保持某些药材的药性不被破坏,其采集的要点是用竹、木或陶缸之器盛接,勿使水液沾接地气,以免破坏其“天”性。

1.1.1雨水

雨水,其性升腾发散,李时珍认为其味咸、性平、无毒。以立春至清明之间的“春水”为佳,腊月间的次之,6月中旬至7月中旬梅雨季节这段时间的水一般不用,古人认为“此皆湿热之气,郁遏蒸,…人受其气则生病,物受其气则生霉”,故不用。

1.1.2雪水

雪水,雪水为冬天自然雪融化后的水。味淡、其性大寒,无毒。现代研究表明,雪水中的重水含量比普通水少25%,能刺激生物生长。其功能有三:一是解毒。《本草拾遗》谓其“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瘟疫”。二是消暑。用来煎熬中暑药,抹痱子效果良好。煎茶煮粥,也能消暑止渴。三是泻火。李时珍谓其“宜煎伤寒火热之药”。雪水在落雪季节,使用的时候不多见,这是因为霜雪季节阳气少而寒气太重,再用雪水有重挫阳气之虞,故多用于季春长夏孟秋之时,火热燥气较盛的病证。所以在古代,雪水需使用者(即医者)每年进行储存,以备不时之需。

1.1.3露水

露水,又名“草泪”、“露珠”,是夜晚或清晨近地面的水气遇冷凝结后,溶化于物体上的水珠。一般常用的露水有三种:一是荷叶露,即凝结于荷叶之上的露水。《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露本阴液,又得荷叶之清气,故能养阴扶阳,滋益肝肾,去诸径之火,甚为有效。”二是稻露,即稻叶尖上露水。能养胃阴,润肺燥,晨取最佳。可用于治消渴,秋燥咽干,及咽痛而消化欠佳之病证。三是百草露。《本草纲目》“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有的中医师用来调制外用药,对皮肤病的治疗很有效。

1.2地水,是地表和地壳里水液的总称。其中,流动的称为“活水”,如江水、溪水等,相对静止的称为“死水”,如井水、塘、堰水等。

1.2.1井水

井水,是指水井里面的泉水。中医认为,井水味甘、性平、无毒,有安神、镇静、清热、助阴等作用。清晨第一次取的井水叫“井花水”。井水的温度,在一年四季里变化并不大,所以有冬暖夏凉的感觉。一般认为,以没有污染的深山泉井的井华水为精品,冬天温和润肤,夏天凉爽提神。用来沏茶、煮饭,清纯甘香,沁脾可口。也是煎熬中药,特别是补益类中药的佳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sc/126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