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半边莲
半边莲
LobeliachinensisLour.
来源:
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LobeliachinensisLour.的干燥全草。夏季采收,拔起全草,除去杂质,切段,晒干。鲜用或生用。
相关名字:
急解索,蛇利草,细米草,半边菊,箭豆草,金菊草,半边花,鱼尾花,小莲花草。
产地:
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广东、浙江、四川、安徽、广西、福建、台湾等地。性状鉴别:
为桔梗科植物,绿色细长、圆柱形的茎,直立或匍匐地面,如藤蔓,却又无藤蔓的长度,仅只高6-15cm。茎上面多节,节节生互叶,呈披针形或条长形,每节着地都能生细小的不定根。花朵单生于叶腋,果实倒锥状。花果期在夏秋季。本品常缠结成团。根茎极短,直径1~2mm;表面淡棕黄色,平滑或有细纵纹.根细小,黄色,侧生纤细须根。茎细长,有分枝,灰绿色,节明显,有的可见附生的细根。叶互生,无柄,叶片多皱缩,绿褐色,展平后叶片呈狭披针形,长1~2.5cm,宽0.2~0.5cm,边缘具疏而浅的齿或全缘。花梗细长,花小,单生于叶腋,花冠基部筒状,上部5裂,偏向一边,浅紫红色,花冠筒内有白色茸毛。气微特异,味微甘而辛。
性味归经:
辛,平。归心、小肠、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主治病证:
1.疮痈肿毒,蛇虫咬伤。
本品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是治疗毒热所致的疮痈肿毒诸证之常用药。内服外用均可,尤以鲜品捣烂外敷疗效更佳。如单用鲜品捣烂,加酒外敷患处,治疗疔疮肿毒;亦用鲜品捣烂外敷,治疗乳痈肿痛;若用于毒蛇咬伤、蜂蝎螫伤,常与白花蛇舌草、虎杖、茜草等同用。
2.腹胀水肿。
本品有利水消肿之功,故可用治水肿、小便不利等。如常以本品与金钱草、大黄、枳实相配,治疗水湿停蓄,大腹水肿;或以本品与白茅根配伍,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
3.湿疮湿疹。
本品既有清热解毒作用,又兼有利水祛湿之功,对皮肤湿疮湿疹及手足疥癣均有较好疗效。可单味水煎,局部湿敷或外搽患处。
用法用量:
煎服,干品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虚证水肿忌用。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蛇虺伤,捣汁饮,以滓围涂之。”2.《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消肿毒。”3.《陆川本草》:“解毒消炎,利尿,止血生肌。治腹水,小儿惊风,双单乳蛾,漆疮,外伤出血,皮肤疥癣,蛇蜂蝎伤。”故事传说相传,观音菩萨从普陀紫竹林到寿昌大慈岩,途中经过一个小村庄,听见有凄惨的哭泣声,俯视一看,见到凡间的一茅草房子里的几个小孩扑在母亲的身上哭号,原来他们的母亲被毒蛇咬伤了,现在昏迷不醒。
观音菩萨看到这里于心不忍,于是从坐盘上摘下一朵莲花,取下一半涂抹在伤口处,没过多久,伤口便流出来很多毒汁,母亲也逐渐苏醒过来。观音菩萨临走时,准备把剩下的半朵莲花放回坐盘,不料此时突然狂风大作,吹落了这半朵莲花。莲花落在在田野上,也逐渐生长起来,人们称它为“半边莲”。
下期中药预告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吗?可以文章下留言~
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相关阅读每天学习一味中药——翻白草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委陵菜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地锦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sc/1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