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草药委陵草
委陵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密生长柔毛。主根发达,圆锥形或圆柱形。茎直立或略斜生。叶为羽状复叶,顶端小叶最大,两侧小叶渐次变小,有托叶;基生叶通常有小叶5片以上,少数可达3片;茎生叶有小叶3~3;小叶片长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6cm,宽0.6~.5cm,边缘缺刻状羽状深裂,裂片三角形,常反卷,上面绿色,具疏短柔毛,下面灰白色,密被白色绵毛。聚伞花序聚集;花萼5,阔卵圆形,与副萼互生,副萼线状披针形;花瓣5片,深黄色;雄蕊多数,花药黄色,子房近卵形,花柱侧生,短。瘦果有毛,多数,聚生于被有绵毛的花托上,花萼宿存。花期5~8月,果期6~9月。
生长环境:生长于向阳山坡或荒地。分布范围: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福建、湖北、湖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采集加工:4~8月间采收,将带根全草除去花枝及果枝,晒干;或将地上部分茎叶全部除去,仅用根;也有的地区将根叶分别入药。性味:性寒,味苦。归经:归大肠经、肺经、肝经。功效作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用于痢疾、痔疮出血、吐血、咯血、痈疮肿毒、咽喉炎、百日咳。煎汤内服,用量9~5克,外用鲜品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临床用委陵菜30~60克治疗菌痢;委陵菜煎汁冲洗阴道,治阴道滴虫病;其复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药理研究:抗病原体,对离体蛙、兔心脏呈抑制作用,对兔离体及在体肠管亦有抑制作用;还可扩张豚鼠离体支气管,兴奋豚鼠离体子宫。煎剂对痢疾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阿米巴原虫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的剂量下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可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
化学成分:含黄酮类,如山柰素、槲皮素、α-茶酚;三萜类,如熊果酸、丝石竹皂苷元;有机酸,如没食子酸、壬酸、3,4,3’-三甲氧基-鞣化酸。还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
相关附方:
①治赤白痢疾:委陵菜5克,马齿苋5克,茶叶6克。水煎服,每日2次。(《甘肃中草药手册》)
②治阿米巴痢疾:委陵菜30克,炒槐花2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③治休息痢:委陵菜根5克,十大功劳5克,车前草9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久痢不止:委陵菜、白木槿花各5克。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疮疖痈肿:委陵菜5克,蒲公英5克,水煎服。(《山西中草药》)
⑥治便血:委陵菜根5克,小蓟炭2克,侧柏炭9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⑦治消化道溃疡:委陵菜干根60克,鸡只(约克)。水炖服。(福建晋江《中草药手册》)
⑧治百日咳:委陵菜全草5克,海金沙9克。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孕妇忌服。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s/1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