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种中草药杀虫消积除湿止
芜荑别名:山榆子、山榆仁、白芜荑、大果榆树等。
植物识别
落叶乔木或灌木状,高达20米;树皮暗灰或灰黑色,纵裂。小枝有时(尤以萌芽枝及幼树小枝)两侧具对生扁平木栓翅;幼枝疏被毛。叶厚革质,宽倒卵形、倒卵状圆形、倒卵状菱形或倒卵形,稀椭圆形,长(3-)5-9(-14)厘米,先端短尾状,基部渐窄或圆,稍心形或一边楔形,两面粗糙,上面密被硬毛或具毛迹,下面常疏被毛,脉上较密,脉腋常具簇生毛,侧脉6-16对,具大而浅钝重锯齿,或兼具单锯齿;叶柄长0.2-1厘米。花自花芽或混合芽抽出,在去年生枝上成簇状聚伞花序或散生于新枝基部。翅果宽倒卵状圆形、近圆形或宽椭圆形,长(1.5-)2.5-3.5(-4.7)厘米,果核位于翅果中部;果柄长2-4毫米,被毛。花果期4-5月。
药材基源:本品为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的种子经加工后的成品。
采集加工:夏季当果实成熟时采下,晒干,搓去膜翅,取出种子。将种子55kg浸入水中,待发酵后,加入家榆树皮面5kg,红土15kg,菊花末2.5kg,加适量温开水混全均匀,如糊状,放板上摊平约1.3cm厚,节成径约6.7cm的方块,晒干,即为成品。亦可在5-6月采实取仁,用种子60%,异叶败酱20%,家榆树皮10%,混合制成扁平方形,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m的向阳山坡、丘陵及固定沙丘上,在林区多生于林缘及河岸。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除湿止痢。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久泻久痢;疮汤;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g/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