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中药地黄
今日中药——地黄
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
主产于河南武陟、温县、博爱等县。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洗净,鲜用着习称“鲜地黄”。将鲜生地缓缓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习称“生地黄”。
药材鲜地黄:
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cm,直径2~9cm。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疤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
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长6~12cm,直径3~6cm。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无臭,味微甜。
甘、苦、咸,微寒。归脾、胃、肾经。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熟地黄:补血滋阴,补精益髓。
生地:
(1)温病热入营血证。
(2)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
(3)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
(4)阴虚肠燥便秘。
熟地:
(1)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
(2)肾阴不足的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3)精血亏虚的腰酸脚软、头晕眼花、耳聋耳鸣、须发早白。
煎服,10~30克。浸酒,适量。
生地寒滑腻滞,故脾虚食少便溏及湿滞中满者忌服。熟地质黏滋腻,易碍消化,故脾胃气滞、痰湿内阻的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忌服。
扫码填写开课链接,免费享受国政教育执业药师
①扫码填写表单并提交信息后,国政教育技术部将会为大家统一开通课程。
②提交资料后会有国政教育教务客服联系您,帮助您下载国政教育专属APP并登录并学习。
国政教育通讯录国政教育欢迎您国政教育只拿事实说话!报名-培训-取证-注册一条龙服务,私人订制量身打造专属你的通关之路!
全国服务--
东营分校:咨询-
朱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g/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