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绘制中药材保护发展路线图十八
山西是中药材大省,境内拥有丰富的中药材品种,但同时也面临着龙头企业缺乏、产品附加值低、生产布局分散、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对山西中药材进行保护并科学有序发展中药材产业,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山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通过野生资源保护工程、优质中药材生产工程、中药材技术创新工程等七大工程,为山西的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列出详细的发展路线图,围绕该方案,《山西日报》进行了详细解读。
黄芪
连翘
党参
远志
柴胡
山药
地黄
数字说话
A.我省现查明的中药材品种数达种;有30多种中药材被列入道地药材或大宗药材;
B.我省的黄芪、连翘、党参、远志、柴胡、山药、地黄等7个品种质量和产量居全国前列,被列入国家60个战略性重点中药材品种;
C.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万亩,野生抚育面积达到万亩;
D.全省已有50个品种的中药材标准正式颁布生效;
E.全省已初步形成大同、太原、晋中、临汾、运城、长治等以医药工业园为核心的6大医药工业产业集群,中药材加工企业数量达户,中药饮片药品生产企业14家,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制药企业家,中药制剂生产企业拥有提取生产线65条;
F.全省多种中药品种通过国家GMP认证,55家中药材流通企业通过GSP认证,医药商贸企业余家,年销售收入多亿元。
形势
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产业上升空间广阔
山西是中药材资源大省,中药材资源量大品优,规模优势明显,且均为中药临床用药及健康产品的常用原料药。我省大部分药材产区海拔较高,病虫害少、环境污染轻,产出药材品质好、药用成份含量高、农药残留少,符合当前中药材发展的整体要求。
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上升空间广阔。目前,我省已初步建成恒山、太行山、太岳山、晋南边山丘陵四大中药材生产基地,连翘、黄芩、黄芪、党参、款冬花、柴胡等优势品种市场占有率高,山楂、知母、旱半夏、猪苓、瓜蒌、酸枣仁等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药材品种发展迅速。
支撑体系逐步完善,保障能力扎实。依托既有资源和产业基础,我省在生产技术推广、标准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成效显著。配方施肥、地膜覆盖起垄栽培等一大批中药材生产技术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在产业技术方面,中药注射剂生产、透皮给药技术在国内具备先发优势,在我省诞生了供肌肉注射的第一支中药注射液,并研发了一批中药注射液,形成了很强的市场优势;完成了一系列具前瞻性和竞争力的中药新技术研发。
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发展势头良好。依托我省优势道地药材资源,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初步形成了中药农业、工业、商贸流通、中医医疗等产业体系,构建了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化生产体系和流通体系。
问题
企业小而散品牌力不强
尽管近年来我省中药材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企业小而散,龙头企业缺乏,对中药材产业的拉动作用有限。二是产品附加值低,大部分中药材仅作为原材料出售,年加工量不足总产量的20%,资源优势未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优势中成药品种少且品牌力不强,重点特色产品营销不足,产品规模优势不明显,带动强、影响大的中药大品种培育滞后。四是中药材生产布局分散,基地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劳动力不足,机械化程度不高,影响了中药材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五是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滞后,企业投入力度有限,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缓慢,上市新产品少且市场推广力度不足。六是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未形成大型的交易市场或集散中心,中药材销售缺乏主动性。
发展
七大工程助力山西中药产业发展
目标:到年,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种子种苗选育、规范化种植与加工、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信息服务和市场监管水平大幅提高,中药材现代生产流通和可追溯体系初步形成,大宗品种供应充足,濒危和稀缺品种野生依赖度持续下降,中药材保护和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具体指标为:
●资源监测站点和技术服务网络覆盖80%以上的县级中药主产区。
●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品种达到20个,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万亩。
●大宗优势中药材品种种植养殖产量年均增长10%。
●中药生产企业使用产地确定的中药材原料比例达到50%,使用溯源的中药材原料比例达到30%,重点中药生产企业原料基地化率达到60%。
●流通环节中药材规范化集中仓储率达到70%。
●全面制定完成首批60个中药材品种地方标准,道地药材中药饮片抽检覆盖率达到%。
关键词:野生资源保护工程
开展第四次全省中药资源普查。摸清中药资源家底,并建立全省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及时做好数据信息的采集、统计、分析及互联共享,资源监测网络覆盖80%以上的县级中药主产区。加强中药种质资源保护。加强翼城县翅果油树保护区和陵川县南方红豆杉保护区建设,按照国家要求,加快建设我省濒危野生药用植物保护区、药用动植物园、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库,保护药用种质资源及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优质中药材生产工程
建设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优选3-5个我省适宜的资源紧缺、濒危野生品种,加大物种采种规范研究力度,建设种植养殖基地,加快人工繁育,降低对野生资源的依赖程度,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建设大宗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我省荒山、荒坡和荒沟面积广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野生抚育和林下中药材、药用经济林,促进大宗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保障中成药大品种和中药饮片的原料供应。
加大良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发挥现有苦参、黄芪、党参等9个种子种苗基地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强良种选育和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将繁育品种和基地数量扩展至20个左右,繁育面积达到1万亩左右。
促进中药材产区经济发展。依托已有的4大中药材生产基地和6大医药工业产业集群,引导企业建设产地加工基地,推进中药材初加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鼓励企业针对品种特性开展趁鲜切制和精深加工,打造我省品牌中药材。
关键词:中药材技术创新工程
围绕30余个我省道地或大宗中药材品种,加大在遗传与生长发育特性、药效成分形成及其与环境条件关联性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完善中药材生产的基础理论,用于指导科学生产。
强化中药材现代生产技术研究。传承创新传统中药材生产技术。依托我省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企业技术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进一步挖掘和传承道地中药材生产和产地加工技术,加大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提升研究力度。
推动中药材的深加工与综合开发。鼓励中药材加工企业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加工工艺,提升中药材精深加工水平;积极开展中药保健品、功能性食品、洗护用品、中兽药等延伸产品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继续强化给药途径产业技术、制剂技术和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一批在国内或国际市场上具有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大品种。
关键词:中药材生产组织创新工程
培育龙头中药材生产企业。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向中药材产区集聚,支持资本、技术等资源与中药材产区资源禀赋、劳动力等优势有机结合,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培育发展以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为主业的规模以上企业20余家,其中形成2-3家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现代中药材生产骨干企业。
积极推进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积极推动按照省内优势中药生产流通骨干企业牵头或组建产业联盟的模式,实现强强联合,因地制宜,共建2-3个跨省的集中连片中药材生产基地,3-5个我省道地品种集中连片生产基地。
切实提高中药材生产组织化水平。支持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药农经纪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推动中药材从分散生产向组织化生产转变。
关键词:中药材质量保障工程
建立健全中药材标准体系。遴选我省重点中药材品种,借鉴吸收国内外先进分析技术和质量检测方法,制定完善60个科学实用并能充分体现我省特色的中药材质量地方标准,不断提升中药材质量保障水平。
强化中药材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监督。引导企业通过规模化、规范化的种植基地建设,提升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水平。推进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建设。加强中药材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关键词:中药材生产服务工程
加强生产技术服务。依托现有的农业技术服务站、科研机构,加强对重点优势产区药农、种植专业户、合作社等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做好与全国生产技术服务网络的对接,加强我省道地优势中药材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中药材基地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做好生产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构建由30个信息站点组成的中药材生产信息采集网络,实现与全国性网络连接,及时、准确、全面发布中药材生产信息及趋势预测,促进产需有效衔接,保障重点大宗中药材价格平稳。
强化供应保障能力建设。依托重点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和中药材生产企业,保障医药工业中医药产品原料来源及市场需求;按照国家中药材应急储备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省级中药材应急保障,确保应对重大灾情、疫情及突发事件的用药需求。
关键词:中药材现代流通工程
推动中药材流通行业规范的执行。鼓励企业严格执行国家流通行业规范,并指导企业根据标准的制定情况,在流通领域逐步落实行业标准,不断夯实中药材流通发展基础。
加快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以我省中药材种植、流通情况为基础,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中药材主产区建设产地饮片加工、集中仓储物流、药材可追溯等形式的现代化中药材流通体系,引导产销无缝对接,推动中药材流通体系标准化、现代化发展。
保障
财政金融扶持加强行业监管
七大工程既定,如何保证其实施?方案中也列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今后,将加大对中药材发展的财政金融扶持力度。逐步建立以政府性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不断扩大财政性资金的使用范围,将中药材生产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支持范围。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加大对中药材生产企业的信贷投放。鼓励保险机构提供中药材生产保险服务,完善损失补偿机制,分散中药材生产风险。
同时加强行业监管,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濒危野生中药材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规范种植养殖中药材的生产和使用。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规范中药材种植养殖种源及过程管理。强化中药材生产投入品管理,严禁滥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严厉打击掺杂使假、染色增重等不法行为。规范中药材流通秩序,加大力度查处中药材市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交易管理和质量管理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行为,建立长效追责制度。
此外,我省还将加快中药材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和技术指导、推动行业自律协作等,力争通过一系列全方位的措施,使山西从中药材大省发展为中药材强省。
附文:
促中药产业发展:出台十八项举措
加大资金引导力度、扶持种植基地建设、编制区域发展规划……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中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发布,通过18项具体措施,为今后的中药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资金引导扶持扩大基地数量
加大产业投资基金和专项资金的引导力度。充分发挥现有产业投资基金和专项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重点围绕我省的道地和优势中药材品种,支持中药农业企业(含专业合作社)按照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扩大种植规模,加强科学管理,提升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开展中药材精加工、深加工。支持中药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学研联合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
扶持中药材良种选育和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对目前已建的苦参、黄芪、党参等9个中药材种子种苗基地,从技术培训、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资金倾斜扶持;并按照道地性、稀缺性、优势性的原则,通过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省财政扶持和企业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将繁育品种和基地数量扩展至20个左右,繁育面积达到1万亩左右。
编制区域发展规划规范种植基地建设
在科学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我省重点发展的中药材品种,充分发挥和挖掘中药材资源固有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编制我省道地或优势中药材品种种植适宜性区域发展规划。
鼓励和支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通过财政和金融等杠杆支持药农、合作社和中药制药企业开展中药材种植工作,加大对贫困户在中药材种植和育苗基地建设方面的支持力度,力争“十三五”末全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达到万亩,并按品种分布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生产。
加大道地或优势中药材品种的野生抚育及价值挖掘力度。充分发挥我省荒山、荒坡、荒沟和荒滩面积广的地理优势,大力推进林下中药材和药用经济林发展,推动我省的黄芪、连翘、党参等成为独具优势和特色,且拥有技术、市场话语权的中药产业。
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中药产业集团化
支持中药材生产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着重从引入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战略投资等方面入手,支持企业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
推动中药产业集团化发展。支持和鼓励具有实力和优势的大型中药企业创新体制和机制,组建中药资源集团;建设统一的中药饮片或中药材相关产品精深加工中心和交易中心,实现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和系统化,大幅提高我省中药农业的集成度和经济效益。
针对我省中药材流通实际情况,以中药龙头企业为试点,建设覆盖主要道地中药材品种“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
建立政府牵头,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结合的研究模式,制定科学实用并能充分体现我省特色的中药材质量标准,推进中药材中药饮片地方标准建设,不断提升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保障水平。
建中药农业示范园区推动中药产业“走出去”
充分发挥现代中药农业示范园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按照“生产化、科技化、信息化和艺术化种植”相融合的理念,分别在浑源、陵川、武乡、长治等县建设集药用和食用原料生产、养生休闲、生态保护及旅游、健康科普教育和服务、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中药农业示范园区,形成引领和带动我省现代中药农业向纵深和高度发展的强大示范效应。
选择一批我省的历史传统产品和优势产品,加强产品的二次研发创新,提升其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形成一批具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中药健康大品种。
支持中药产业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发挥我省中医药特色优势,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实施欧盟和美国FDA认证、开展中医药海外服务贸易、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或实验室、进行联合研究和产品国际注册,以及培养国际化人才等途径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相关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推动黄芪、连翘、党参等特色优势中药产业进入国际主流科技界和国际市场,并逐步形成在国际上拥有技术和市场话语权的战略性产业,成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名片”。
此外,我省还将通过构建中药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有效的中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提升中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中药产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技术培训指导,推进现代中药材物流体系建设等措施,促进中药产业发展,将其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山西资本圈ID:shanxizibnquan本圈立足山西资本市场,治疗白癜风小偏方早期白癜风要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g/6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