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上涨,2019年种植这些药材
年成为中药材价格的暴涨年,有的涨幅在40%-50%,有的达%,有的甚至涨了好几倍,最高的到达%。来自中药材天地网的数据显示,在这一轮暴涨中,一些中药材品种的价格,仅年年底,就已经翻了好几倍。比如,作为消渴丸的主要原料,玉米须今年产新量确实不大,减产约4-5成。9月价格4.5元/千克,12月已涨到28元,涨幅超过%;在中药材天地网撰文指出,现市场玉米须价格一般统货售价在20-25元之间。另外,木香从1月的13元/千克,8月已涨到26元……:连续多年的价低后,今年涨价明显。其次,山茱萸从2月的27元/千克,12月已涨到50元;蝉蜕年初的元/千克8月已涨到元。
监测数据显示,与年12月监测的种中药材中,有个品种价格上涨,占74%;涨幅在21%~50%的药材品种最多,达个,个别品种涨幅甚至超过了%。“不可否认,部分中草药的价格确实在涨,比如白芷、川芎和生地三类大宗中草药的价格,相比年分别涨了50%、56%和82%。中药材价格上涨呈现周期性。据业内人士分析,药市周期有“五年一小涨,十年一大涨”的说法。年以来中药材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年开始,部分中药材价格回暖,正是顺应了中药材的发展周期。
三七
三七,中药名。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三七属五加科多年草本植物,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有“南国神草”、“参中之王“等美称。其茎、叶、花均可入药。三七具有“生打熟补”功效,即服生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参治跌打劳伤有效;服熟三七(用鸡油或其他油将生三七炸黄即成熟三七),能补血强身。
三七分“春三七”和“冬三七”两种,这是以采分季节来区分的,在结籽之前采必的为春三七,结籽以后采必的为冬三七。以春三七品质为佳,选择个大、体重、色好、光滑、坚实而不空泡者为最好。冬三七绉纹较多,质量次之。以匠七三七为代表,近代医学用三七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血稠、冠心病、动脉粥样化、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等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年三七价格有待上涨,因为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种植的却越来越少,所以很看好三七。
木香
年木香有望继续稳中有升,但由于行情已经上涨好多,估计再升幅度将有限。木香可谓是跌出来的商机,连续低价多年,好多种植户和经营户均未获得效益,因此农民放弃管理和继续种植;市场商家多随购随销,不愿库存没有效益的木香,从而造成如今可采挖面积少于往年,庞大库存经过多年消耗也渐渐趋于薄弱。
黄岑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6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
黄芩的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黄连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年黄芩产区价格上扬,对于年需量在吨的黄芩而言,供求关系也决定着未来的行情运行趋势,目前产地库存薄弱,预计未来含量达标,品质优良的黄芩需求会持续增加,黄芩行情也随将上涨。
丹参
丹参用途广、疗效高,全国需求量增长很快,有些年份供不应求。丹参目前库存所剩不多,产地前段产地商家多忙于经营金银花,安国亳州市场整顿,丹参卡介苗接种成功图片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g/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