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中药的名称是怎么来的

众所周知的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来自《论语》。

各种中药名称的含义,可谓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有的还富有传奇色彩。了解各种中药的名称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含义,对我们学习中药知识有帮助,也很有意思。

各种药材的命名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

1.以产地或集散地命名

不少药材按产地命名,其中不少是著名的道地药材。

如川芎、川乌、川木通、川贝母等,因主产四川省而得名;

广藿香、广陈皮、广金钱草等,因主产广东省而得名;

浙贝母、浙玄参等,因主产浙江省而得名;

关黄柏、关防风等,因主产山海关外(今东北地区)得名;

秦皮、秦艽、秦当归等,因主产古代的秦地(泛指今天的甘肃、陕西等地)而得名。

另外,有些带地名的药材并非指其产地,而指药材商品的集散地或通商口岸。

如广角(非洲犀角)、广木香,本不产广东,而是以前从广州进口;西红花又名藏红花,不产于西藏,而产伊朗、西班牙等地,只因原来经西藏进入到内地;汉射干、汉苍术集散于汉口;松贝母曾集散于松州(今四川松潘),炉贝母曾集散于打箭炉(今四川康定)。

还有,从外域或少数民族地区输入的药材,常冠以胡、羌、洋、番等前缀,如胡黄连、羌活、番泻叶、西洋参等。

2.以药材的形、色、气、味命名

不少药材是按照其特殊的形状、颜色、气味命名。

如钩藤的变态枝状如钩,乌头的根形似乌鸦的头,牛膝的原植物茎节膨大,形如牛的膝

部;红花、黄芩、白及、玄参、紫苏、朱砂、赭石、丹参、乌梅等,因颜色得名;

木香、臭梧桐、鱼腥草、鸡屎藤等,因其所具有的气得名;

甘草、苦参、细辛、五味子等,因其所具有的味得名。

3.以生长习性或生长环境命名

有些药材的生长环境或生长习性比较特殊,所以也有按此因素命名的。

如夏枯草,一般植物都有春生、夏盛、秋枯的生长过程,而夏枯草才到盛夏就已经枯萎了;

桑寄生,是寄生植物,主要寄生于桑树上;

冬虫夏草,冬时为幼虫蛰居地下,因感染了虫草菌则夏季子座出土,似草;

忍冬藤,多数植物到冬季会枯萎,而本植物能忍耐冬季严寒而不枯;

金银花,植物的花在含苞待放时为银白色,盛开后期转为金黄色;

急性子,果实成熟后易爆裂,一触即发,好似性情急躁;

石菖蒲,因生长在较为潮湿的溪边的石头上。

4.以药材性质命名

有的药材因其质地比较特殊而命名。

如手试滑石有滑腻感,磁石有磁性,浮海石、浮小麦能浮于水,沉香能沉于水等。

5.以采收加工命名

有的药材因其采收时间或加工方法而命名。

如冬桑叶、款冬花,冬季采集为宜;半夏,以夏季之半采收;陈皮、陈艾以采后,置陈久为佳品;桑白皮以采后,除去粗皮而留白色根皮入药;通草系通脱而出的草质茎髓等。

6.以入药部位命名

不少药材是以植物或动物用药的部位而命名的。

如荷叶(叶片)、荷梗(叶柄)、荷蒂(叶柄与叶片连接部份)、莲子(种子)、石莲子(成熟堕入泥塘中的果实或老熟黑亮坚实的果实)、莲子心(胚)、莲须(雄蕊)、藕节(根茎节部)均以植物莲的不同入药部位得名。

桑叶、桑枝、桑根皮(桑白皮)、桑椹(果穗)、桑寄生(桑树上寄生植物)、桑耳(桑树上寄生真菌),亦是如此。

其他如菊花、芦根、冬瓜皮、柏子仁、羚羊角、水獭肝、熊胆等,均以该植(动)物的入药部位得名。

7.以功效命名

以功能或治疗疾病的种类命名的药材比较多。

如防风能防避风邪为患,番泻叶能泻热通便,决明子能清热明目,骨碎补能治骨折、远志能安神益志、益母草能治产后瘀阻而对产妇有益等。

有的将药材的功效加以夸张感情化,形容其功效神验,如千里光、百两金、金不换、血见愁、千年健、救必应等。

8.传统故事或典故命名

以传统故事或典故命名的药材所占的数目也不少。

如南宋人何能嗣自幼身体衰弱,五十八岁尚无子女,一夜在山野见藤蔓两株互相交缠,交久方解、解了又交,他觉奇怪,于是挖出其根,捣成末,每日空腹时酒服,结果“旧疾皆愈,发乌容少,十年之内,即生数男”。人们便把这种植物的根称为“何首乌”,称其茎藤为“夜交藤”。

用人名来命名药材的也不少,如杜仲、何首乌、徐长卿、刘寄奴。

南朝宋高祖刘裕小名寄奴,出生于穷苦之家,后成为开国皇帝。

刘裕少年时,有次被一条大蛇挡住了他的去路,他拔箭射伤了大蛇。第二天在密林,他见几个青衣童子在捣草药,感到好奇,便上前询问,童子回答说:“我家大王昨天被一个叫刘寄奴的人射伤了。”刘裕接问:“为什么不杀了这人呢?”童子回答说:“因刘寄奴将来是王者,不能杀呀!”紧接着,刘裕自报家门,几个小孩都吓得四散而逃。刘裕取走了这个药草,带回军中,外敷用之,是行军必备的金疮药要。从此这小草,就被称作刘寄奴了。

其他,如使君子、牵牛子、女贞子等药名的得来,亦与典故传说有关。

9.以其他情况命名

如玄参改称元参,玄胡索改称延胡索,玄明粉改称元明粉,是因古代对帝王不得直呼其名,要严格避讳。而清康熙皇帝名“玄烨”,所以上述带“玄”字的药名改称。

还有曼陀罗、诃黎勒为外来语(印度梵语)的音译。

此外,在药材经营和中药处方、配方上使的简称、代号、俗名及商品规格名很多,其名称的由来亦有一定依据。

下期预告:为什么中药又有国药的称谓。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
怎么引起白癫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g/189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