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7个月奋战200天伊春森工集团改革奏
编者按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从建设“六个强省”入手,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按照省委部署,全省“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已向纵深推进,进一步聚焦谋划改革发展思路、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形成推动振兴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
《黑龙江日报》围绕全省上下改革、转型、融合、创新四个方面的探索实践,推出“推动龙江高质量发展·改转融新系列行”大型调研报道。改,即是抓住机构改革、企业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转,即是捕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亮点;融,即是聚焦城乡融合、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新,即是报道我省促进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取得的业绩。这组报道形式多样,既有座谈会,又有蹲点调研,将全面展示我省贯彻“八字方针”深化改革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面。
下伊春高速两三公里,路的左侧就是年10月21日挂牌的伊春森工集团,大楼上的“伊春森工”4个大字清晰可见,“弘新时代马永顺精神做生态文明建设表率”的标语读起来铿锵有力。
挂牌到现在多天了。多天过得很快,改革改制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集团内设机构组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清产核资等工作,按着时间表、路线图一步一步推进。这天,不是扳着手指数过来的,而是一天天、一件件干过来的。
年9月7日,铁力、双丰、朗乡、桃山完成公司制改制挂牌并随后转隶到集团管理。
年2月26日,翠峦、友好、上甘岭等13个“政企合一”林业局集中改制挂牌。其中,翠峦林业局分公司是集团政企分开改革试点。
5月17日,伊春市委召开深改委会议,讨论了《伊春市森工企业政府行政职能移交和办社会职能改革工作方案》《伊春森工翠峦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分立分离试点实施方案》等。伊春深改委会议今年已经召开4次了,每次都把森工改革列为重要议题。运行半个世纪的政企合一体制改革奏响序曲,艰巨的任务还在后头。伊春森工集团的改革进程蹄疾步稳,“挂牌子、搭架子、立规矩、抓运营”,一项项具体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
收回经营权27个国有苗圃提档
森工改革,首要就是确保生态安全。他们始终把抓好森林管护、营林、抚育作为第一要务。
苗木是林区生态建设的根,他们从苗圃这个林区的“根”上入手,集团将27个国有苗圃陆续收回经营权,提升苗圃标准化建设水平,满足林木后备资源和国家储备林建设。这一举措今年见到了实效:翠峦林业局分公司苗圃今年开始培育容器育苗1万株,逐步改变裸苗上山,提高成活率5%,计划明年容器育苗4万株;汤旺河林业局分公司苗圃今年扩大育苗面积,增加绿化苗木品种,并采用自己培育苗木造林万株。
记者来到乌马河区乌马河森林经营所。只见经营所门前停满运送绿化树的车辆,人们有条不紊地卸下树苗,互相配合栽种云杉,扶正、踩实、围堰、浇水,新植的绿树和不远处山林相映成趣。乌马河森林经营所所长李芳慧介绍说,今年他们要完成亩的造林任务,自5月初以来,职工已奋战了20多天,风雨不误,任务已完成大半。
伊春森工集团今春在“春季植树造林,绿化大美伊春”活动中,组织17个林业局公司余人,完成造林绿化面积.8亩,植树3.7万株。目前,年度后备资源培育任务12.8万亩、森林抚育万亩、育苗生产亩、病虫鼠害防治万亩,都已全部得到了落实。
为确保资源资产整合,实施产业化、集约化经营,以3月22日为时间节点,停止办理林业多种经营用地、红松种子林、红松散生林、野生蓝莓、野生药材、林蛙驯养繁殖经营手续以及利用林地搞养殖、种植等承包经营,清查了林地违建,规范了林蛙养殖行为、关停了桃山国际狩猎场等,这是规范管理、集约利用资源、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先声改革。
林场所启动生态宜居模式
伊春森工集团的多个林场所,散布在4万公顷施业区范围内,多数地处偏远。在振兴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必须和全省农村同步实现振兴。
伊春森工集团成立后,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针对伊春林地与农地性质相近、作用相同、基本属性等同的特点,积极向省农业农村厅争取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资金支持。目前,集团已被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省属政策、资金支持直对单位,享受农业政策支持。目前,申报的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已落地,总计面积6.2万亩。其中,落实给铁力林业局公司3.2万亩、双丰林业局公司3万亩。
乌马河森林经营所在区址3公里处,山环水绕、水碧山青,伊春河绕所而过,乌马河大桥是该所与区址唯一的通道。因历史原因,这里一直未通自来水。5月8日一早,专业打井队进入该所。下午2时许,乌马河森林经营所新打的水井水喷涌而出。
伊春森工集团乌马河林业局分公司总经理张巍告诉记者,林场所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后,他们从居民区垃圾收运、道路平整铺垫、用水用电等人民群众期盼、关心的事情做起,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老百姓心气顺畅,生活安心舒心。
铁力林业局马永顺林场是“林业英雄”马永顺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辖区内坐落着日月峡小镇,内有马永顺纪念馆、日月峡滑雪场、水伊方水上乐园等8个旅游景点。马永顺林场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不断优化绿化布局,扩大绿化面积,打造景观林带,场区周边遍植树木,道路两侧全部覆盖草坪,主要街道和路边栽植绿篱,住宅栅栏边种植观赏花卉,实现灌、花、草合理配置,针、阔、彩、果错落有致,做到一街一景、一年四季有特色。
发力打造北药产业基地
刺五加、五味子、林下参、平贝,这些都是伊春北药的当家品种,去年伊春北药实现产值21.8亿。
这次伊春森工改革,专门成立了北药开发公司,制定了北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北药产业发展。
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和特色,伊春森工集团全力抓好北药产业项目开发,在双丰、美溪、友好、汤旺河林业局公司,建设4个北药暨林下经济试验示范基地,重点发展人参、五味子等道地药材。
林区发展北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林地中种植的药材,品质好含量足价格高,土地生产成本负担低,可以结合森林抚育政策优势开展北药及林下经济种植。
伊春森工集团铁力林业局分公司的“森林百草园”在北药生产上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记者一行人来到了位于马永顺林场东南部的“森林百草园”,铁力林业局分公司董事长杨公伟告诉记者,这里占地面积亩,其中有亩已种植了中草药,共有18个品种的中药,主要收集适合第四积温带气侯特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药用花卉类、根茎类、子实类、木本类、藤本类等中草药,进行引繁试验,并开展品种培育、试验推广,进一步筛选出适宜伊春林区生长的、药用价值较高的、具有发展前景的北方道地药材,全力打造铁力地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被誉为“返魂草之乡”的伊春南岔区岩石森林经营所有个能人叫梁振龙,是种植的北药“返魂草”的专家。记者在南岔区岩石森林经营见到了他。梁振龙家多亩“返魂草”已经出苗,这几天正带人进行人工除草,现在一亩地一年收益就达到元左右。在梁振龙的带动下,“返魂草”种植规模已经由原来的余亩发展到现在的亩,种植户达到16户。每年仅“返魂草”一项,职工群众纯收入就达到万元。“返魂草”的种植不仅辐射到附近的林场所,还带动了临近的市、县、区(局)。
伊春林区改革、森工改制方向明确,路径清晰,成效初显,未来还需打破妨碍主业发展的藩篱,疏通堵点,大处用力着墨,细处精雕细琢,让老林区迸发新活力。
记者:包临轩连占海马少忠
编辑:杨晔王晴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g/1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