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味中草药鹿茸,那些你不知道
鹿茸,梅花鹿或马鹿未骨化带茸毛的幼角,分称为花鹿茸及马鹿茸。梅花鹿毛红有白斑似梅花,马鹿体大似马。鹿角每年更新自动脱落,需赶在鹿角带着茸毛未骨化之前采集,按是否排血分排血茸及带血茸,切片又因质量不同分蜡片、粉片、角片等。能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鹿,据称全球约有34种,长颈鹿不算在里,麝鹿也不算。所有的公鹿头上都会长角,而且鹿角会每年脱离更新,这是鹿的最重要特征。
但有两个例外,一个是前天说的獐,不长角,但长着獠牙(回复麝香或回忆一下);另外一个例外是驯鹿,就是圣诞老人用的鹿,驯鹿不分公母都长角,但母驯鹿的角要小得多。
再说一遍,鹿的角每年都会自动脱落,然后再长出新的角,而羊角、牛角是终生不会脱落的。公鹿才会长角,母鹿不长角,鹿长角的主要作用一是驱赶同性,一是吸引异性。(上图鹿角是割掉的不是自然脱落)
鹿角一般在每年的春季长出新角,在每年的冬季自动脱落。刚长出来的新角里边是结缔组织及软骨组织,富含血管,质地柔韧,而且角外包裹一层外皮,皮上布满茸毛,因此得名鹿茸。
鹿茸角由于布满血管,生长迅速,但会在交配季节来临之前,生长成型,以便于争斗,成型后的鹿角就会钙化,结蹄组织及软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坚硬的骨头。
鹿角成型后,鹿也会蹭掉鹿角外皮的鹿茸,留下骨头。等交配季节过后,鹿角的基底部会被一层软组织分开,随后鹿角自动脱落。(上图为自然脱落的骨化鹿角)
鹿茸的介绍
中国的鹿分为梅花鹿和马鹿两种,都可以入药。以前都是野生,现在都是人工驯养,在世界范围内均属于无危LC级别。人工驯养要赶在鹿角带着茸毛未骨化之前采集下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鹿茸了;如果鹿茸已经骨化后,药效大减,入药称之为鹿角。
梅花鹿分布于东亚,后来引进分布全球,我国主要产自东北,吉林、辽宁有很多养殖基地。梅花鹿夏季毛色栗红,有许多白斑,状似梅花而得名;到了冬季毛色变成褐色,白斑也不显著。
雄性梅花鹿两岁时开始长角,每年增长一叉。三岁角分两叉,四岁三叉,五岁四叉,最多分四叉,岁数再大也是四叉。梅花鹿的鹿茸叫做“花鹿茸”,外皮红棕色而光润,茸毛黄色或棕黄色。鹿角的主枝叫做“大挺”,有一个分枝的叫“二杠”,有两个分枝的,叫“三岔”。自然分枝越少越嫩,价值越高。
马鹿分加拿大马鹿和欧洲马鹿两种,体型大如马而得名。夏天毛褐色而短,冬天毛色棕灰而长,少有白点。我国马鹿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西南。
马鹿的角分叉可多了,有时分叉上又有分叉。马鹿鹿茸角称为“马鹿茸”,比花鹿茸粗大,外皮及茸毛发灰,不似花鹿茸之棕红或棕黄。马鹿茸有一个分枝的称“单门”,两个分枝的叫“莲花”,三个的叫“三岔”,四个叫“四岔”……
鹿茸虽然未骨化,但毕竟生长不同步,越尖越嫩,越根越老。鹿茸采集后,通常会从上到下分为三个部分,角尖部、中上部、下部,然后在分别切成薄片。角尖部分,切面乳白色,或浅黄棕色,半透明有光泽,叫做“蜡片”,也称为“血片”。质量最好,一根角也就产十几片,价格高昂。
中上部分,切面粉白色,中间有极小蜂窝状细孔,叫做“粉片”或“蛋黄片”,质量也不错。
下部分,切面灰白色或灰棕色,中间蜂窝状细孔。外皮无骨质或略具骨质,叫做“芝麻片”或“老角片”。质坚脆。质量最差。还有以鹿角片冒充者。
掌握上述原则,就能鉴别鹿茸好坏,一是看断面颜色,越白越好,灰黑都不好,再就是看断面细孔大小了,断面没孔或孔细小自然最好,越大骨化越严重,质量越差。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商家又编出来很多新的名词,血片概念也被偷换。一般新鲜鹿茸采集后需要将角里边的血排出去,排血干净的鹿茸称为“排血茸”,就会显露白色;如果不排血,称为“带血茸”,切片自然都是血色,不是带血色就叫做血片(上边两副图都是反面教材,是商家误导大众故意为之)
另外,鹿茸的三部分也不是绝对的,对于初次采集的二杠花鹿茸几乎通体都佳,没有老角片。雄鹿从三岁开始锯茸,商家为了追逐利益,通常会一年割两次角。第一次在清明后一个半月,采下来的叫“头茬茸”;第二次在立秋前后,叫“二茬茸”。二茬茸质量要差很多。
鹿茸的药用价值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中医认为鹿之精气全在于角,而茸为角之嫩芽,气全而未发泄,故补阳益精血之力最盛,是峻补元阳、益精血的滋补要药。可以用于治疗畏寒怕冷、腰脊冷痛、筋骨痿软等很多病证;又可以治疗男性阳痿滑精,女性宫寒不孕、崩漏带下等症。此外,鹿茸也可用于慢性溃疡经久不愈和,以及阴性疮肿内陷不起的,有补养气血、内托升陷的功效。
鹿茸一般不入汤剂,用量每次不超过一片,研末吞服,或做成药丸或散剂。鹿角有同等功效,但药性弱,一般用量要大,可以入汤剂,亦可以研磨吞服、成药丸或散剂。
鹿茸的应用方法
国内的大部分鹿茸被用来送礼。家里有鹿茸的,也大多数拿来泡成药酒。在这全民肾虚的时代,鹿茸还是很畅销的。
列位,听好了,哪有那么多的肾虚啊?鹿茸是好药,但不要滥用,你要是愿意喝酒,别拿鹿茸泡酒做借口说事儿。
鹿茸确是可以做成药酒,也可以用来煲汤炖肉,还可以研末冲服,应用之前,请遵医嘱。
下边这段话是给学医人看的,明白的自然明白。
《神农本草经》:味甘,温。主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角:主治恶疮,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白胶(鹿角胶):气味甘平无毒,主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
《名医别录》:味酸,微温,无毒。主治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雍肿,骨中热疽,养骨,安胎下气,杀鬼精物,不可近阴令痿。
《药性论》:君,味苦,辛。主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夜梦鬼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末,空心温洒服之寸匕。又主赤白带下,入散用。
《日华子本草》: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杀鬼精,安胎,下气,酥炙入用。鹿角:疗患疮,痈肿,热毒等,醋摩傅。脱精、尿血,夜梦鬼交,并治之,水摩服,小儿重舌,鹅口疮,炙熨之。
《开宝本草》:味甘、酸,微温,无毒。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骨中热疽,养骨,安胎下气,杀鬼精物,不可近阴,令痿,久服耐老。
《本草备要》:大补阳虚。甘温一云咸热。纯阳,生精补髓,养血助阳,强筋健骨。治腰肾虚冷,《百一方》:鹿角屑熬黄为末,酒服,主腰脊虚冷刺痛。四肢酸痛,头眩眼黑,崩带遗精,一切虚损劳伤,惟脉沉细相火衰者宜之。
《本草新编》:味甘、咸、苦、辛,气温,无毒。益气滋阴,扶肢体羸瘦,强志坚齿,止腰膝酸疼,破留血隐隐作疼,逐虚劳洒洒如疟,治女人崩中漏血,疗小儿寒热惊痫,塞溺血泄精,散石淋痈肿。鹿角,味淡,气温。逐鬼辟邪,轻身益气,续绝伤,强筋骨,消痈疽,愈恶疮,止妇人梦与鬼交,令病者招实鬼话。鹿胶,止痛安胎,大补虚羸,疗跌扑损伤,治吐衄崩带。鹿角霜,专止滑泻。
《本草纲目》:鹿茸: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运虚痢。鹿角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则益肾补虚,强精活血,炼霜熬膏,则专于滋补矣。
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g/1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