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店怎么卖
又到春暖花开时,在中国的传统养生体系中,春季是一个需要养肝的季节,作为一个一直奔走在一线的医药人,笔者也看到了很多的连锁药店开展了春季的中药养生主题营销活动,看到了很多的亮点,也看到了一些不足,在此,笔者结合长期的一线走访,谈一下自己对连锁药店春季中药品类营销的看法。
新媒体渠道大放异彩
在年的春季中药营销活动中,笔者看到了在一些连锁中,从视频号、抖音号、微赞直播等新媒体平台方面进行全面的推广推送,还有一些头部企业通过专家讲座、社群信息推送等方式全方位展开,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在泛信息化时代,纸质媒体、DM单效果减弱,全媒体线上推广、分众电梯广告等渠道可能依托精准的数据推送,效果会更好。
买赠打折解决不了品类的增长
虽然目前绝大多数连锁都已经非常重视中药这个品类,但是在目前的连锁销售体系中,绝大多数连锁的中药销售占比是低于10%的,这还没有剔除抓方中药,剔除以后更低。占比低无外乎两个原因,购买人群少,第二个相应的培训、薪资、考核体系没有到位。
所以你会发现,单靠打折、买赠、满减等活动是能增加一定的销售,会适当的提高成交率,但治标不治本,拉取后台数据,你会发现,买赠满减购买人群至少七成以上是老顾客,拉新、拓客不明显,更多的是提升业绩,让利促销,因为药品的特殊属性,需要按量服用,满减买赠的结果就是“寅吃卯粮”还降低利润,促销效果越来越不明显。
中药品类在于拉新与拓客
年的新冠其实对中医药的复兴其实是起到了推动作用的,而目前泛中药养生健康产业也是越做越大,即食燕窝饮已经销售到了电影院。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顾客对中药的认知与认可是在逐年增加的,但是对于传统药房常用的三百六十味中药、八十六味药食同源、十八味参茸贵细究竟哪一个适合他,顾客是一点儿都不清楚,所以在日常的营销活动中,顾客的唤教工作才是重点,所幸像贵州一品多年坚持的“进店一杯茶”目前做的非常好,重庆万和联合重庆电视台的线上直播也风生水起,陕西广济堂自己研发的当归煮蛋料更是颇具特色。市场的受众群体、基本盘大了,品类的提升是自然而然的事。
全面提升不如单点突破
因为中药的特性决定了品种比较多,在门店做宣传推广过程当中,一定要有针对性,比如山东漱玉做的西洋参、枸杞的线上直播全渠道联动、云南一心堂的三七直播推广,都产生了非常不错的经济、社会效应。
米内网曾经公布过零售市场中药的销售情况,西洋参、三七、枸杞占据榜单前三,而在零售药店TOP20的中药中,补虚类中药占据半壁江山,占到将近60%。所以门店在做春季品类营销的时候,结合受众人群广、接受度高的产品去逐个做提升,效果可能会更好。
企划文案岗位作用要放大
现在很多企业都开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