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小知识夏枯草
夏枯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
夏枯草是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在我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名称较多,有夕句、乃东、麦夏枯、麦穗夏枯草、铁色草、大头花、棒槌草、牛枯草、六月干等。《本草备要》称其“冬至生,夏至枯,故名”;按照其生物学特性,这种植物多在夏至前后开完花,花序变得干燥枯萎,因此多被称为“夏枯草”。
夏枯草多生长在山沟水边湿地或河岸两旁湿草丛、荒地、路旁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以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为多;花期在4~6月,果期7~10月。待果穗干燥后,直接采集,净制,即得夏枯草药材。其药材最初收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入“下品”。
炮制
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夏枯草。炮制时,除去杂质,去根,切成3厘米左右的段,晒干即可。
功效与主治
夏枯草性寒,味辛、苦。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常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乳癖、乳房胀痛等的治疗。
用法
一般水煎汤内服。
食疗代茶饮
夏枯草粥
材料:夏枯草10克,粳米50克,冰糖少许
做法:将夏枯草洗净,放入砂锅中,沸后煮15分钟,过滤去渣、取汁;再把粳米洗净,连同药汁用小火继续煮至粥熟,加入适量冰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肝泻火,可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酒精性肝病等。
夏枯草茶
材料:夏枯草3克,金银花3克,白菊花2朵
做法:将上述三味共放入杯中,以沸水冲泡加盖片刻,即得,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明目、消肿,用于目赤肿痛、头晕目眩等症。需注意,上述食疗代茶饮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往期精彩DISCOVERY●解锁,你的日与夜
●成中医“手语”,你了解多少?
●别人家的大学|十八般武艺竟然都能在这里学到?
资料来源|《中医健康养生》年10月刊
文 字|成都中医药大学王光志
图 片|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图文排版|潘贤润
责任编辑|潘贤润校 对|向怡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rencaibaoshe.com/zyjg/10467.html